唯一的辦法,就是從頭到尾都不去追趕,慢慢琢磨怎么救人。
曹操心頭一股火氣騰的一下就竄上來了,他認為袁紹是故意推諉。
在他看來,此刻追擊敵軍正是最佳時機。而袁紹則是不想讓其他人參與,好獨享功勛。
“盟主所言甚是。”
十八路諸侯幾乎全部站了起來,齊聲道。
曹操見狀,嘴里差點噴火。心想爾等一群無能少智之人,袁本初早就派他兒子埋伏董卓去了!
但諸侯的想法出奇的一致,他們并不愿意離開各自的領地太遠,那樣的話,會給其他人奪取自己地位的機會。
并且,沒有了董卓這個主要威脅后,諸侯們的心思已經起了變化。
這些諸侯官場沉浮幾十栽,向上爬的過程中,彼此沒有矛盾是不可能的。
孫堅冷哼一聲,不屑的目光看向所有人,“既如此,孫堅告辭了。”
“孫將軍為何要走呢。”袁紹起身驚訝中挽留道。
孫堅冷道:“我部幾乎損失殆盡,留在這里又有何用?告辭!”
“文臺莫走!”曹操也未能挽留住孫堅,轉身之時,已經怒形于色,道:
“董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押解百萬人口……。其名聲淪喪,而統轄的軍隊因挾民而散亂不堪,正是齊心勠力,一戰而天下定時。諸公何疑而不進?”
眾諸侯紛紛說道:“孟德公,不可輕動啊。”
“袁本初,盟主,你怎么說?”操冷視道。
袁紹故作沉吟一番,這才說道:“孟德,既然大家都這么認為,還需從長計議。”
“……。”曹操。
此刻的他心意已決,決不能任憑袁本初做成這等驚天動地的大事。
“豎子不足與謀!”
曹操走出大帳后,立刻喝道:“夏侯敦、夏侯淵何在?點齊人馬,隨我去追殺董賊!”
“……。”各路諸侯。
“……。”袁紹。
…………
董卓裹挾著圣駕以及文武百官,正在前往函谷關的路上。
由于道路泥濘,車駕行進的異常緩慢。
天黑以后,不得不在荒郊野地露營。
董卓雖然落座在溫暖舒適的大帳之中,但心神不寧,立刻派人召喚軍師李儒。
“文優,如今我的兵馬散落于各處看管財物和百姓,若敵人來追,如之奈何?”
李儒捻著他的小胡子,“太師,敵人大部進軍的話,又怎么可能逃過我軍耳目。”
“看目前的情況,不會出現敵人大部來追的這種情況。但還需謹防有人偷襲我軍,屬下以為,當留下一部分兵馬殿后。若是有人敢來追擊,給與當頭一擊。讓群雄知道丞相的厲害,則高枕無憂矣。”
董卓深以為然,道:“既如此,就讓我兒溫侯,帶他的本部兵馬殿后。”
話音剛落。
進來一個侍衛,雙手呈上一份書簡,“啟稟太師,外面來了一個使者,說是太尉官署募兵都尉張遼的部眾,送來了一封書信。”
董卓拿過來看了看,便遞給了李儒,“你看此事如何?”
李儒接過來飛快看了一遍,眼睛轉動中說道:“這個張遼,應該是昔日并州刺史丁原的人。后來大將軍何進為了加強國都軍隊勢力,從各州調遣軍官進京,此人也是其中之一。”
“隨后又被何進派往北方募兵……。”
李儒作為董卓的軍師,看起來做的功課很多,此刻又展現出了超凡的記憶力。
隨后進言道:“張遼來投是太師人望的體現,不能拒絕。但他以前并非太師嫡系之人,用之還需謹慎。不如暫時歸溫侯統領,一起留下斷后。觀其所為,能力高低……再做任命不遲。”
董卓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