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賊授首。
在眾人的歡呼聲中,袁譚從董卓尸體上拿起七星寶刀。
這一刻,他不再是那個默默無聞的平凡公子,而是天下萬眾仰慕的人。
文武百官尊敬的目光看著他,以前那些袁家大公子的不好傳聞已經隨風散去。新星冉冉升起,成為這片璀璨天空中最亮的那一顆。
“下官代朝廷,代大漢四百年來二十四位先帝,感謝大公子。”王允無比鄭重的抱拳躬身一禮。
“大公子力挽狂瀾誅殺國賊,吾等感激不盡。”文武百官無不行禮。
但王允立刻就以無上的風采重新出現在百官面前,“諸位,本官和大公子的計策已經大功告成,禮先暫時止于此,諸位依計行事吧。”
眾人無不奉命而去,顯然經過此事后,王允已經成為真正的百官之首。
王允此刻已經開始琢磨怎么送走袁譚這尊大神,蜜月期已經結束了,他絕不能讓袁譚成為他執掌朝綱的障礙。
他走過去面帶關懷道:“大公子辛苦了,剩下事情交給下官去辦吧。”
鳥盡弓藏。
是指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出自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
袁譚當然知道王司徒的真正為人,大家只是互相利用罷了。
如今聲望已經到手了,有了這個聲望,就可以和曹操、自己老爹這些梟雄并駕齊驅。
但就這樣打發了他,那也是不可能的。
“我打算進攻郿塢,抓捕國賊的宗族余孽。”袁譚正色道。
其實他對董卓的宗族不感興趣,他對長安這個是非之地也不感興趣,他來到這里可不單單只是為了名望。
董卓在郿塢囤積了他一生劫掠得到了財富,黃金儲備量驚人。
“是嗎……。”王允隨口回答著,漸漸靠近董卓的尸體。
誰知袁譚體現一步,走過去,彎下腰,把董卓的印綬搶了過去。
王允臉色微變,緊跟著七竅生煙,這個袁家的大公子怎么變的這么狡猾了,早些年竟然一點都沒有看出來,“大公子,這國賊的印璽對我方十分重要。大公子要是想要收藏的話,之前我會親自送來的。”
袁譚笑道:“我對這個不感興趣。”
說著,他就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公文,蓋了大印。
印璽扔給了王允,“司徒大人,末將親自去郿塢,其他地方就交給大人您了。”
不感興趣你還蓋章?
袁本初這么實誠的一個人,怎么生出這么一個奸詐之徒,比曹孟德還難斗。
王允感到自從面前這個人出現后,自己就一直生活在他的陰影當中,什么事情都是被他先行一步。
袁譚還需要王允去對付整個西涼軍,這樣他就可以安穩去自己的愉悅之事,因此將印璽還了回去,道:“相信有這個印璽,王司徒可以更加輕松的擊潰西涼軍了。對了,董太師的尸體,您老也可以用一下。告辭!”
董卓的死訊會很快傳播出去,所以袁譚馬不停蹄立刻動身,帶領麾下一千部眾前往郿塢。
袁譚走了后,才輪到王允出宮。
“快,馬上帶著董卓的首級,還有印璽,去勸降那幾位西涼軍的將軍。然后我們也去郿塢……。”王允十分焦急。
馬日磾聽說袁譚去郿塢了,一個個慌得一批。
如今誰不惦記郿塢。
但是袁譚可以撒手不管長安,他們不能不管,不過也因此推動了他們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