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對于長子能否奪取平原郡,其實沒抱多大希望,只希望能夠擋住劉關張對公孫瓚的支援就好。
他緊跟著點名二兒子袁熙,讓其帶領本部兵馬去進攻河間。
這樣一來,袁譚在南,袁熙在北,形成兩翼拱衛,袁紹的中路主力才好和公孫瓚決戰。
“爾等回去準備一番,明日便隨我出征廣宗。”袁紹說道。
此刻的袁紹很希望能夠盡快與公孫瓚決戰,因為雖然他的兵力已經和敵人不相上下,但地盤小的太多,根本無法長期供應這么龐大的軍隊。
堂下袁尚第一個站起來應諾,眼瞅著大哥二哥被外派,唯獨他可以帶領部眾追隨在父親身邊。
隨著袁軍的出擊,冀州爭霸戰進入到最關鍵的時刻。
……
廣宗,這里在七八年前,是黃巾賊的大本營。
如今,公孫瓚的五萬大軍駐扎在這里。
袁家七萬大軍出征,聲勢很大,因此公孫瓚很快就得到了這個消息。
城中帥府。
坐在帥位上的公孫瓚顯得十分興奮,他也很想和袁紹展開決戰,但對于袁紹三路并進的布局頗有些擔憂。
這時候堂下諸將中走出來一位魁梧的年輕人。
田豫:武力79,智力78。
此人是北方名將,歷史上一生大多數時間駐扎在幽州,屢屢擊破匈奴、烏丸等人草原異族,功勛卓著。也是歷史上除趙云外,公孫瓚麾下最強的將領。
當前雖然還很年輕,但已經嶄露頭角,是白馬義從部隊中排名很靠前的將領。
而白馬義從騎兵,是公孫瓚手中戰斗力最強的部隊。他能夠不斷戰勝袁軍,白馬義從的功勞首屈一指。
“主公,袁譚麾下有張遼、典韋這等能戰呂布殺董卓的猛將,他的神策軍不容小視。”田豫說道。
平靜的廳堂中議論聲驟起。
公孫瓚點了點頭,他也很重視這一點,“袁譚的神策軍雖然厲害,但玄德也有關羽張飛……。袁譚想要奪取平原郡,恐怕也不可能。”
田豫進言道:“主公所言極是,但玄德公若被袁譚牽制住的話,未來與敵決戰的時候,我方就少了強有力的支援。”
廳堂中的議論聲更大,就如同袁紹開始依賴袁譚。由于劉備兄弟在冀州的戰績很大,公孫這邊的人也有些依賴他們兄弟。
“你有何話說?”公孫瓚聽出了弦外之音。
田豫便說道:“袁紹讓他的二公子進兵河間,長子進兵平原,他親率中路大軍直進這里。上中下三路互相依托來攻,應對起來頗為不易。”
“何不詐敗放棄廣宗,引袁紹來追。這樣的話,袁譚就成了孤軍深入,我軍也可以分出許多兵力,針對他……。”
由于袁軍一直處于守勢,公孫軍反而十分疲憊。如今袁家大舉反攻,說起來也是以逸待勞。
公孫瓚是素有軍略的人,深知雖然本方一直處于優勢,但正面作戰勝負難料,所以接下來十分重視田豫的這個軍事計劃。
若能吃掉下路的袁譚,那么釋放出來的劉備三兄弟,反而能夠切斷袁紹的退路。
那么,公孫瓚就可以完成包圍袁紹主力的軍事部署,至于上路前往河間的袁熙,他根本沒有放在眼里。
這一計的關鍵在于,引袁紹來追趕,這樣的話,中路接下來對于下路袁譚的支援就會鞭長莫及。
在公孫瓚看來,只要自己‘敗’的完美,袁紹又怎么可能放棄消滅他主力的機會?
于是當機立斷,他親自坐鎮中路吸引袁紹,派出麾下大將田楷、嚴綱,帶領一萬五千兵馬為機動力量,前往平原支援劉備。
目的只有一個,配合劉關張來針對,消滅下路的袁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