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來源于公孫瓚左側的一群異族人。
這群人帶著貂尾的帽子,插著雄鷹的羽毛,拿著詭異的彎刀,騎著充滿野性的駿馬。
這些異族人是幽州軍的仇人,手中沾滿了親人的血。
於夫羅就在公孫瓚的旁邊駐馬,作為這一代的匈奴王,面對如今大漢帝國的亂世,他深知這是匈奴人崛起的良機。
袁家在這片天地擁有非同一般的號召力,消滅這樣有能力的諸侯,符合他的利益。
因此,當公孫瓚的使者到來,他馬上答應了出兵的請求。
此刻,眼睛里帶著不屑道:“公孫將軍,能夠將袁紹包圍在這里,全然是我匈奴勇士之功,你部眾的戰力,已經不比從前了。”
“……。”公孫瓚。
於夫羅淡淡道:“隨著袁紹的死,下一個就輪到劉虞那個老匹夫了。”
劉虞是現在的幽州牧,是一個寬厚的長者,公孫瓚的頂頭上司。
此人向來以寬仁的政策對待草原各族,和主張殺戮的公孫瓚矛盾極大,但也因此得到了草原大多數部落的尊敬。
劉虞也是匈奴人一統草原的障礙。
昔日,由于公孫瓚的存在,匈奴人還是不敢大舉進攻幽州的。
但此刻公孫瓚已經出賣了靈魂,匈奴人當然要摘取屬于他們的真正果實。
隨著日上三竿。
最終之地的戰斗已經到了收尾的階段。
對于袁軍來說,是最后的絕唱。
對于公孫軍和匈奴人來說,卻是凱歌的序幕。
鮮血,已經將這座高地全部染成了紅色。
袁家戰士的尸體,已經布滿了整個大地。同樣布滿大地,插滿尸體的還有匈奴人的利箭。
袁家的防線,已經命如紙薄。
若非顏良、文丑、張郃三位武將悍不畏死的抵擋,恐怕現在袁紹父子三人已經引頸受戮。
在這生死存亡之際,袁紹反而不再去指揮戰斗。
“父親,我們該怎么辦?”
“父親!”
無論袁尚和袁熙如何吶喊,袁紹沒有一絲一毫的動靜。
他遙望著東方初升的旭日,年少時的理想,動亂后的野心,即將隨著冰冷的血風逝去。
大漢四百年來,無數的英雄隕落,但袁家從來屹立不倒,并逐漸站在了頂峰。
今天,袁家即將倒下了,即將和歷代其他輝煌的家族一樣,謝幕在這片同樣的陽光之下。
袁紹一生中也曾有過力挽狂瀾,但此刻的他充滿了對父母妻兒的負罪感,充滿了對列祖列宗的負罪感。
袁熙袁尚兩兄弟承受不了等死的壓力,抱頭痛哭。
士兵的倒下,血腥的戰場,此刻也無法撼動袁紹分毫。
但兒子的哭聲,刺痛了他。他沒有怒罵這種貪生怕死的行為,他本應該保護他們,他本應該守護家族。
他一一扶起來兩個兒子,此一刻,不在有恐懼,不在有懊悔,只剩下慷慨赴死的從容。
“不要哭,我們是袁家的子孫。在這最后一刻,拿起你們的刀劍,用我們的血,來守護我袁家最后的榮光。那么,既是歸于九泉之下,與列祖列宗相見,他們也會欣慰的。”
殘存的袁家兒郎,在顏良文丑張郃的帶領下,返回到了袁紹身邊。
等待著最后一刻的到來。
他們貪婪的目光看著遠處的日頭漸漸升起于大地,這是他們最后一次沐浴在陽光下。
他們忽然發現,在那巨大的紅彤彤的圓盤中,有一個金色的亮點不斷有節奏的跳動,不時散發出光芒的線。
在這金色的亮點后面,是無數的黑點。
“神策軍!”
“是神策軍!”
敵人的驚呼聲響徹四方,也傳到了最終之地這里。
袁家的兒郎睜大了眼睛,朝陽前,來了一支軍隊,如離弦之箭般的迅猛。
如騰龍吞噬云霧,虎鯊撕扯巨鯨。
敵人鋪滿大地的如山矩陣,仿佛被一斧劈開。
金色的亮點越來越盛,逐漸形成一道身影。那散發著金光的線,便是他手中的金色大槍。
這柄金色的大槍早已深入人心。
有詩贊曰:亂世狼煙起,大道存于心,風云布天下,四海誅群邪。
是為‘道生風云槍’!
最終之地內外,無論是袁家的人,公孫家的人,匈奴人……。
所有人的目光,凝滯在陽光下那璀璨的金色槍芒上。
在袁家即將滅亡的一刻。
他來了。
威震天下的豪杰。
袁家大公子袁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