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了。
郭嘉起身,坐了回去,繼續認真的工作起來。
三天后。
神策府前府,一處幽靜的小院,是郭嘉他們白天工作的地方。
“大公子。”
郭嘉、張既、陳矯三人見到袁譚來了,急忙起身相迎。
他三個都是有能力的人,因此稍微磨合一番,工作上就已經十分默契。
袁譚用慧眼看了看數據。
郭嘉:武力33,智力99,忠誠度100。
張既:武力56,智力82,忠誠度91。
陳矯:武力47,智力80,忠誠度92。
對于新來的張既二人,這個忠誠度還是很不錯的,說明在這里有歸屬感和滿足感。
今天郭嘉他們正在統籌安排神策軍錢糧開支。
袁譚看著屋子里十幾個大木箱子,里面全是成卷的竹簡,隨后拿起來一個,說道:“工作很繁重……。”
“請大公子放心,二日后,我們就能夠清算完畢了。”郭嘉作為軍師,匯報著,話語中透出稍許驕傲。
要知道,他們只是三個人。而一般人要在五天完成這樣的工作量,最起碼要十幾個人。
袁譚打開竹簡,就看到上面全是算術計算。
也就是說,這十幾個大木箱子,上千斤的竹簡,全是在計算數字。
其實在漢末,在數學方面已經有了很高的成就。
比如數學典籍《九章算術》,內容就十分豐富,全書總結了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
同時,《九章算術》在數學上還有其獨到的成就,不僅最早提到分數問題,也首先記錄了盈不足等問題。
而郭嘉這些有能力的人,都是懂這些的。
在袁譚看來,這些數量的計算對于郭嘉他們還是很簡單的,但卻用了上千斤的竹簡。
若是出現一些問題,只是重新翻找,恐怕就要一天時間。
如此繁重,問題不是出在數學能力上,而是出在書寫方式上。
用篆字計算一個大數字,沒幾千字下不來。
少頃。
袁譚從外面重新回來后,
“奉孝,季弼(陳矯),德容(張既)。”
他高興的揮舞著手里的圖表,類似于視力檢測表那樣長。
郭嘉他們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了過去。
“這紙張真是精美,便連最奢華的洛陽紙也無法相提并論。但上面畫的這是什么?大公子怎么畫了這么多小蝌蚪呢?”郭嘉滿頭問號。
陳矯也很驚訝,“還寫了許多橫桿,還有十字架……。”
張既震驚道:“這個橫桿帶著兩個錘是什么符號?還有這些叉叉……。”
顯然,三國名士們有些懵,根本搞不懂為什么要浪費這么珍貴的紙張畫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大公子,這是?”郭嘉小心問道。
袁譚幾乎手舞足蹈,對于自己的突發奇想感到很激動,來勁道:“這是阿拉伯數字!”
”???”郭嘉他們面面相覷,阿拉伯是什么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