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瞪大了眼睛,每三個字,都給與他一個世界。
四周三百童男童女,都是崇拜的目光,他們幼小的心靈渴望著經典的灌溉,不約而同開始唱誦:“人之初……。”
稚嫩的聲音回蕩在孔廟之中,回蕩在這片天地間,卻是給人別樣的莊重。
年幼的聲音,及是人之初的聲音。
舉著各旗幟的儒士儒生們的目光,簡直要把袁譚給吃了。
看起來,這些童男童女都是經過孔融特別挑選的,都是天資聰慧的,未來必定出不少名士才女。
但背了一半,還是停了下來。
袁譚也只是率性而為,念了三字經。然而此刻,他感受到了一種重擔,一種使命在肩,很是順其自然,他開始教導這些童生。
身穿寬大漢服的他,行走在身穿小漢服的童生之間,諄諄教導的身影。
“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
“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
“大小戴,注禮記;述圣言,禮樂備。”
在袁譚的教導下,童生們搖頭晃腦,整體背誦著。
在這三字經中,無人不領悟出道理,便是莽撞如典韋,也是如此。
這一刻,夫子的光輝照耀在孔廟之中。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三百童生紅彤彤的眼睛盯著袁譚,他們終于知道,為何衍圣公用如此高的規格接待這個人。
他是如此的年輕,卻是如此的尊上。
他的光輝必定照耀這方亂世,為儒家指引方向。
孔家的族人激動壞了。
孔義更是說道:“諸位,你們知道我在這方臺上看到了誰的身影?”
這位下一代衍圣公,立刻指示加香火!
如云的香火升騰上了天空,仿佛將這名作,傳達到圣祖耳中。
孔融此刻徹底被震撼了,“這……,這是大公子你做的嗎?”
郭嘉橫出一步,仿佛對孔融說,也是對所有人講,“還有人做過嗎?還有人能做的出來嗎?”
其實郭嘉此刻內心也是動蕩,這番話并不是為了讓孔融敬佩,他本身已經是五體投地。
原本他還擔心袁譚能力不足,在這千秋孔廟前,無法鎮住場。
可沒想到,非但鎮住了場面,還是千古壯舉。
此刻袁譚在他心目中已經不是簡單的明主了。
在這亂世天下,以武鎮壓孔家的可能大有人在。
但以文鎮壓孔家的,只有大公子一人了。
袁譚當然盡收眼底,說來還很慚愧,真是對不起三字經的原作者王應麟了。
不過想一想,自己出現后,還能不能有這個人也是兩說。
未免經典失傳,說不得只好剽竊一些嘍。
這么看起來,以后還要大竊特竊。
恕罪恕罪。
對不起啊對不起。
“人之初,行本善……。”孔融看著手里的酒杯,忽然有些猶豫不決。
要知道他三歲就讓梨,他忽然震驚,自己什么時候也成了粗魯殺人的禽獸?
這不符合圣人的教導。
并且,袁譚作出了三字經,其名,畢竟永遠留在儒家的歷史長河中。
若說天生孔子后,萬古長明。那殺了袁譚,無異于重回長夜。
孔融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殺面前這個年輕人了,別人要殺他,自己還要保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