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對對。”孔融道。
少頃。
孫觀、王脩等青州文武都來拜見袁譚。
孫觀看著孔融,直接道:“衍圣公大人,太史慈還殺不殺了,還在地牢里面關著呢。”
顯然,孫觀依舊很氣惱孔融。
隨著袁譚的目光,孔融臉上再一次火辣辣的,“孫將軍,這事情我做不了主,你還是問大公子吧。”
第二天。
太史慈在家中收拾行囊,他昨日里已經在袁譚那里告辭了,今天就要啟程趕往江東,投奔建業劉繇去了。
“人之初,本善……。”
外面傳來童謠的聲音。
緊跟著便是百姓的歡呼聲。
如今城中百姓,對于歸于袁家麾下,真是聽聲音就知道是何心情。
三字經已經遍傳全城,無人不會背誦。
經文中蘊藏的道理,讓整個地方的百姓素質都提升了一個層次。
太史慈停下了很久很久,直到童聲消失,這才又開始整理行裝。
“太史將軍,可還記得在下?”
太史慈聞聲望去,“郭軍師?”
郭嘉走了進來。
就在昨天,袁譚再一次招募失敗,連夜的唉聲嘆氣,隔著一個院子郭嘉都能聽的清楚。
所以,他琢磨了一晚上的措辭,一大早就出門,這次是自發奮勇專門來勸服太史慈的。
“太史將軍,恐怕你去劉繇那里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郭嘉道。
太史慈暫時放下行囊,“大丈夫闖蕩天下,四海為家,軍師為何這么說?沒聽到一首歌賦嗎?曾夢想仗劍走天下,看一看世界的繁華。”
“……。”郭嘉,“將軍可知道這首歌賦是誰做的?”
太史慈搖了搖頭,“不知道,不過一定是一位英杰,才能這么寬廣的胸襟,作出這樣豪情的歌賦。有機會一定要認識認識。”
“這是大公子做的。”
“……。”太史慈。囧
郭嘉趁機說道:“劉繇雖然貴為揚州牧,但卻名不副實,只有建業四周是他的地方。他連山賊嚴白虎也無法誅滅,反而讓其控制了吳郡。因此袁術、王朗等人不愿奉他為上。”
揚州是東漢末年最大的州,是其他州的二倍還富裕,歷史上東吳占據了一多半就可建國。
“如今孫堅在吳郡強勢崛起,劉繇也被他的兵勢壓迫。是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這才廣招天下能人,將軍也在其中。并不是因為他和將軍是故友,而是聽將軍之名,只是為了想多拉一個人保命而已。”
“而將軍前去,應該也是為了建功立業吧?”
“江東猛虎孫堅以吞吳越之地,麾下有黃蓋程普這些名將,他本身就是江東人,以是楚霸王之勢。就算劉繇得將軍相助,也無法戰勝,將軍前往劉繇那里,是明珠暗投。”
郭嘉又道“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將軍志未從,奈何誤入歧途乎!”
“這……。”太史慈的神情表明他被說動了。
他感到郭嘉說的很對,他和劉繇根本也沒有什么交情,此刻鄭重一禮,“先生所言極是,大公子對我有不殺之恩,數請之義,請先生重新引薦我,愿拜入大公子麾下。”
郭嘉內中大喜,看起來,一瓶茅臺跑不了了。用一瓶茅臺換一員大將,這買賣對于大公子來說,絕對值。
于是他馬上就帶著太史慈去見袁譚。
如今的州牧府,反而已經是袁譚的官署。孔融已經搬去孔廟,說是編輯論語和三字經去了。
并且還告知袁譚,他根本對行政工作根本不感興趣,只對文化工作很在意。
郭嘉來到大廳門口,讓太史慈在外面先等著,自己先進去。
“大公子……。”
郭嘉進去后行禮。
袁譚看著堂中年輕的身影,忽然想起了賈詡。三國一只老狐貍,一只小狐貍。
如今老狐貍不知藏匿何處。
看了看天色已經到了中午,這就是飯點了。這小子現在跑到他這里,肯定是為了討一杯慶功酒吧。
此刻他心中充滿了遺憾,也想喝一杯散散心,于是放下了手里的工作,“奉孝啊,我正說找你喝兩杯。我與子義失之交臂,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郭嘉眉毛一翹,此刻太史慈就在外面聽著,于是問道,“大公子,您真的很遺憾嗎?”
“我何止是遺憾,我簡直太遺憾了。希望子義到了江東后,能夠建功立業,來日若有機會再會,把酒言歡,一訴衷腸。”袁譚沒精打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