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管亥的投降,袁譚直接收編了狂戰士營。
又從這些降兵里面選出了二千最精銳的士兵,都是青州黃巾軍里面兵王的存在。
這些士兵其實就是三國時代著名的步兵軍團青州軍的前身。
歷史上原本應該是曹操的隊伍。
孟德,真是對不起你,搶了你的最強步兵兵種。
神策軍也因此增加了青州兵的編制,稱呼為青巾軍。
袁譚賜名青巾軍是有內涵的,這體現了他不在乎黃巾軍的稱呼,也向天下彰顯了他的器宇。
神策軍的規模也因此達到了一萬人。
其中,有陷陣營,白馬義從騎兵營,各一千人,青巾軍三千人,其他是神策常規營。
張遼是大統領,趙云是副大統領、典韋、太史慈、高順、田豫、管亥為統領。
至于汪昭、岑璧、彭安他們,無論是帶兵打仗,還是個人武力,無法勝任統領的重任。
不過他們追隨袁譚最早,雖然能力有限,袁譚也沒有薄涼他們。交付后勤、軍需這些重要的內務工作。
他們對自己的工作滿足度很高。
這也體現了袁譚并非薄情寡義之人。
半個時辰后。
袁譚來到一處高坡上,看著下面黃巾人出山。
幾十萬的黃巾百姓,陸續開始下山,返回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
“兒啊,我本以為,這輩子都無法歸鄉,死后也無法埋入祖墳。這都是大公子的恩德,你一定要記住,并也告訴你的后人。”
黃巾百姓充滿了喜悅,雖然在這大山十幾年,但這是他們苦難的地方,而祖先的故土才是生之所向。
青州黃巾人世世代代視袁譚為恩人。
從此以后,青州黃巾人的后代,成為了神策府青巾軍的主要兵源。
袁譚并沒有反對這種定向的募兵,反而很鼓勵。這樣能夠凝聚青巾軍的戰斗力,并為他所用。
與此同時,在青州北海郡城。
神策府的實力,在收服青州黃巾軍后,得到了極大的飆升。
這個情況,引起了袁家三公子袁尚的不滿。
這一天,他跑到了袁熙這里。
一進門,直接坐下來發牢騷。
“二哥,你看看大哥,他的部眾已經一萬人了,比咱們加起來還多。他還專門挑選青州軍中最有能力的士兵補充編制,留給父親和我們的都是老弱病殘,這就是中飽私囊啊。”
“這……也的確不太對哈。”袁熙此刻的心思已經變了。
他深知自己不可能繼承家業的心思沒變。
也知道爭不過得寵的老三,也爭不過強勢的太過分的大哥。
但以并非全力支持袁尚了。
反而感到應該保持中立,反正誰來找他,他都很近乎。
“那么,二哥,我們一起去找父親說說這事情吧。”
袁熙沒吭聲,這是要給大哥下藥,這事情他以前干,現在不想干了。
“哎呦,三弟,不瞞你說,我昨天吃壞肚子了,早起起來就跑肚拉稀的。不好,又來感覺了……。”說完二話不說就去了后室、
“……。”袁尚。
隨著后室傳來奇怪的聲音,袁尚眉頭一皺,真拉稀了,可真是時候,一甩袖子自己去了。
后室里,袁熙把嘴里的水全吐出去,松了口氣。
夾在兩個人之間的日子,顯然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