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的壽宴,隨著古老樂團的典雅音樂,氣氛漸漸到了極點。
在大廳里就座的都是極有地位的人,更多的人只能在院子里就座。
袁紹身穿嶄新的漢服,頭戴華麗的冠冕,正襟危坐在堂上。
一直以來養成的王者氣勢,為這壽宴更添一份威嚴。
隨著音樂告一段落,來賓們也安靜下來。
審配客串了司儀,與千百來賓的矚目中,唱喏道:“公子們進獻賀禮!”
雖然大家都拿來了珍貴的禮物,但能夠親自獻上去的,也只有三位公子有資格了。
袁紹此刻越發威儀,人們萌生出一位帝王正在接受皇子們的禮物。
可見他現在的這個地位,在天下人的心目中是相當的高了。
能夠過一個這樣的壽宴,接受子孫的孝順,便是袁紹這樣的大人物,也不可多得。
此刻心里別提多開心了。
因此袁紹此刻心中有許多洋洋。
美洋洋與懶洋洋二重奏,心里全是暖洋洋,面上全是喜洋洋。
當他看到和自己年輕時候一模一樣的袁尚走來,心里沸洋洋。見到和夫人連相的袁熙,也是紅滋滋。
而袁譚現在的體魄,已經不是二個弟弟能夠相提并論。
體積大了百分之五十,還高一頭的高度。
真是虎背熊腰,給人一種泰山的感覺。
當代豪杰,名不虛傳。人們都是這個想法。
但袁紹看到后,難免小灰灰。
畢竟每一次見到大兒子,他總是感到自己矮上何止一頭。
不過也就是一閃即逝,他還是很喜愛自己大兒子的,有這樣的兒子,走出去都要比別人腰桿直。
顯然充滿了矛盾。
袁譚帶隊,站成一排。
袁尚袁熙二人下意識的和他保持一定距離。
畢竟,袁譚的體魄太力量了,他們站近了的話,給人一種渺小的視覺差。
來賓們于此時,也是一個個端正的坐著,這是對袁紹的尊敬,也是對三位公子的尊敬,更是對整個袁家的尊敬。
也許未來還會有許多次壽宴,但這第一次,格外重要。
這一次的壽宴,會隨著時間,傳遍天下。
揚袁家威名,譜袁家樂章。
三位公子當然也知道這次的隆重,因此用心準備了壽禮。
袁譚沒有第一個進獻。反而向兩個弟弟看去。
袁尚最心虛,不是因為禮物不好,反而對自己的禮物很自信。
心虛是因為最年幼,按照禮儀,他要聽哥哥的話。
袁尚也不想就這樣被大哥壓制住氣勢,雖然沒有接袁譚的眼神,卻去看袁熙。
按理說袁熙也不應該第一個,第一個應該是最小的三弟。
但他知道自己無論如何是爭不過哥哥弟弟的,反而最灑脫,“大哥,三弟,那么,我就拋磚引玉了。”
同時,他也是唯一禮物拿在手中的人。
袁熙走了出來,展開了手中的卷軸。
蒼勁有力的篆字出現在了所有人的目光中。
兩個卷軸,八個大字。
袁熙道:“孩兒祝父親大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沒有金銀玉器。
沒有瑰寶古玩。
袁紹的地位,也根本不稀罕這些。
而來賓們也只能送這些。
袁家的公子們,反而不會送這些。
“這字寫的好呀,孔融大人您覺得怎么樣?陳琳大人?”
孔融是衍圣公,孔子的子孫。
而陳琳是建安八子之一。
他二人都是文化玩到了極致入仕途的人。
“這八個字如行云流水,難得還如山峰般巍峨,實屬難得。”
孔融贊嘆道。
陳琳贊同道:“是啊,沒想到,二公子已經有如此造詣,非潛心研究而不可得也。”
“好字,好,不錯。熙兒,你是用心了。”
袁紹由衷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