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張濟在西涼軍體系里面一直受到李傕和郭汜的排擠,董卓死后更加嚴重,因此和李傕郭汜都不是一條心。
只不過他偽裝的很好,并沒有透漏出什么怨言。
“稍后便知。”賈詡并沒有多說。
西涼軍戰斗力強橫,是這個時代首屈一指的鐵軍。
雖然是老底子,但董卓死后,軍心早就變了,也就是嚇唬嚇唬不懂的人罷了。
少頃。
又一陣鼓角爭鳴結束,雙方的所有陣型全部布置到位。
李傕的目光,在袁譚身上反而多過袁紹。
此刻回憶起來,那個在洛陽敢搶劫自己的年輕人,原來就是袁譚。
當初董卓遷都,袁譚偽裝成西涼軍,在洛陽到處打劫,李傕也被打劫了,還被打的不輕。
李傕就看到,袁譚身邊驟馬出來一員戰將,八尺有余,虎背熊腰,尤其是腰部和身高一樣長,最引人注意。
“汝是何人?”李傕厲聲問道。
許褚手中的刀,乃是十大名刀之一的鳴鴻刀,此刻揮舞起來虎虎生風。
空砍兩下立威后,喝道:“我乃神策府滅字旗下,統領許褚!我神策兒郎,鐵血報國,生死效忠大公子!”
話音未落,他身后所有的神策兒郎爆發出吶喊。
“我神策兒郎,鐵血報國,生死效忠大公子!”
許褚激動壞了,流淌在身體里的血已經徹底沸騰,要知道他等這一天,太久了。
而上一次,竟然被曹操騙了,當然就不算數了。
袁紹暗暗點頭,自己大兒子的神策軍,真是好樣的,為其他袁家的部眾作出了榜樣。
就是分的軍費太多了……。
其實在三國前期的帶兵方式,和后來大相徑庭。
有能力的人,都有自己的部眾。
部眾效忠這些人,而這些人效忠主公。
這也是士族門閥這個類似土皇帝的制度,所產生的必然效果。
士族門閥:政治上對內把持他們所屬土地上的一切,對外效忠某個諸侯獲取諸侯內極高地位。
經濟上兼并土地,經營莊園,擴大規模。
成為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體的豪強割據式的地主勢力。
這個制度就是當今的規則,所有人都必須遵守。
所以,歷史往往記載,誰誰誰,帶著多少部眾,投靠某個諸侯。
而諸侯也不會剝奪其部眾,這些部眾反而一生一世追隨。
也因此,三國時期的叛亂非常多,最著名的,就是司馬懿篡魏。
當時的大將軍曹爽不是不想殺司馬懿,而是司馬懿統帥魏國大軍多年,積累的部眾太多,和司馬懿有牽連的部眾更多。
一動司馬懿,整個魏國就要大亂。
那蜀國和吳國,還不把魏國給連鍋端了?
李傕此刻面對袁家,從根本上,這仇怨就是很深的。
他原本是掌控朝廷和皇帝的頂級諸侯,如今皇帝跑了,一路累死累活的追過來,怒氣很大。
肯定不會因為袁家的出現,就放棄搶奪皇帝。
“許褚,沒聽說過。”李傕也是久經戰陣的人,本身也有不錯的武力。
胖墩就很厲害嗎?
腰粗不見得本領就粗。
“誰給我前去殺了此人?”李傕厲喝道。
“末將愿往,三招之內,必殺許褚!”一人策馬而出。
西涼三軍因其豪邁,為其助威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