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
禁軍和其他軍隊不同。
他們總是穿著光鮮的盔甲,鋒利的兵器,無論是移動衛,還是靜立衛,隊列森嚴有序,威武雄壯。
但在這廢墟般的皇宮里面。
威武的禁軍們大多感到無聊。
若非四百年的氣節匯聚在這里,精氣神也會損失太多。
幔帳圍起來的大殿里。
漢獻帝在龍臺上坐著。
大火能夠燒毀木質的殿宇,卻燒不毀大理石的地板和龍臺。
還有皇帝百官復興漢室的心。
百官坐在下面。
在王允的提議下,所有人保持靜默,傾聽著洛陽城百姓的聲音。
百姓的歡呼聲越來越近。
大殿上也傳來腳步聲。
國舅董承身兼執金吾和衛將軍,負責洛陽城的守備,他大步而來,“陛下,百姓成群結隊到來,請求能夠見陛下一面。就如同昔日一般……。”
漢朝皇宮也有類似于午門的甕城,不單單是用來斬首示眾的,皇帝會在這里接見愛戴他的百姓。
漢獻帝十分驚訝,“這是怎么回事?”
王允已經和曹操提前溝通了,對于這個策略,還是很贊同的。
現在看到時機到了。
起身走出來,雙手舉著朝板擋住臉,說道:“啟奏陛下,曹將軍代天子發放糧食給百姓,百姓感激陛下。”
這番話,就如引導詞一般。
許多官員紛紛起身。
“曹將軍真乃社稷之臣。”
“曹將軍國之棟梁!”
“曹將軍對漢室的忠誠日月可鑒。”
他們說完這些話,就連自己也感到也許是真的。
不過他們不能不加以防范,所以未來將曹操驅逐出朝廷核心圈也是必須要做的。
畢竟曹操手握重兵,就算不是國賊也必定是一代權臣,那么,百官的權利就被分走了。
漢獻帝還是第一次聽到百姓稱頌自己,很是激動,“曹將軍果然忠心。”
王允察言觀色,趁機道:“洛陽非久留之地,陛下可有了決定?”
漢獻帝示意道:“諸位愛卿,明天朕會宣布的。”
王允察言觀色,心態穩了,未免出意外,又道:“陛下,曹將軍已經發放了賑濟的糧食,而袁司空身為當朝三公,卻毫無反應,這會讓人詬病朝廷。臣以為,陛下應該馬上就召見,問一問。”
漢獻帝覺得袁紹辦事不利,“傳旨,召袁司空上殿。”
王允徹底穩了,“袁司空畢竟是來保駕的,吾等還是回避一下比較好。”
“司徒大人所言甚是,那就退朝吧。”
少頃。
以王允為首的百官,一邊向外走,一邊議論紛紛。
認為袁紹毫無動靜,高下以分,曹操這次十拿九穩。
馬日磾有些擔憂,“這么看來,曹操詭計百出,也頗為不易對付。”
百官傾向曹操,其實是認為曹操比袁紹好對付。
現在的情況好像完全相反。
王允其實根本看不上馬日磾這些人的能力,若非是他一直運籌帷幄,朝廷根本不可能有現在這么好的局面。
說道:“諸位,袁家四世三公,請問諸位,四世三公是怎樣的分量?更何況,袁隗袁逢也在。昔日爾等誰不是這二老的屬吏?”
“而曹操就不同了,雖然他也手握重兵,但他只不過是宦官之后……。”
百姓領悟的點頭。
“別說話了,袁紹來了。”楊彪急忙招呼。
百官頓時閉嘴,放眼望去,果然袁紹風風火火的來了。
……
同樣在大殿中。
官員只有袁紹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