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彪裝模作樣,從呆愣的董承手中拿過密旨,假裝楞了,“哎……。”
百官看到他們三個人的模樣。
什么密旨?
什么內容?
已經是百爪撓心,被勾去了魂魄。
王允一把將圣旨抓了過來,他沒有裝模作樣,這圣旨就是他和曹操研究的措辭。
此刻嚴肅起來,走到了龍臺的一個臺階上,沉聲呼道:“百官接旨!”
百官急忙列隊,和參拜皇帝時候隊形一樣,跪道:“臣接旨。”
王允慷鏘有力的聲音,“初平四年,皇帝詔曰:袁家四世三公,國之棟梁……,然朕考慮再三……,潁川人杰地靈,近于洛陽……。”
意思大致是這樣的:皇帝劉協為了保證安全,秘密跟著曹操走了。讓百官馬上加快腳步趕過來一起走。
并且,改封楊奉為襄城侯,襄城就在潁川西邊。
命令楊奉率領本部三萬兵馬殿后。
若是袁紹到來,就用另一道旨意阻擋。
若是袁紹抗旨,就是國賊。
楊奉要抵擋袁紹,只需要半天時間就行了。
百官聽完旨意后,大多是擦著額頭汗水起身。
這詔書太突然了,但仔細想想,又合情合理。
他們原本過于緊張的心情松弛了下來,不過心里納悶。
“那為什么先前還要密旨給袁紹,讓袁紹誤認為……。”董承問道。
百官隨著這句話,紛紛走進王允,形成一圈。
王允合上圣旨,正色道:“國舅,這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樣才安全。”
“有道理。”董承想通了。
“楊將軍……。”
隨著王允招呼,百官的隊伍裂開,在后面的楊奉露了出來。
楊奉是賊人出身,雖然現在身份特別高貴,但百官并不遠于他為伍。
這讓楊奉內心不滿。
王允走過去,鄭重一禮,“楊將軍,陛下改封你為襄城侯,洛陽距離曹將軍的潁川很近,可愿意抵擋半天?”
其實由于潁川距離洛陽很近,半天都不需要,只是為了以防萬一。
之前的旨意里,皇帝是加封楊奉為冀州的縣侯,現在改了地方,但品級沒變。
諸葛亮死后,才是一個鄉侯。
縣侯,是人臣極致了。
能夠成為縣侯,遠超這里所有人,楊奉是很得意的。
他和王允的關系不錯,這來自于王允才是真正尊重他的人,很有力度的抱拳道:“別說半天,一天都沒有問題!”
這么短的時間,對于他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好!”王允給與了肯定和鼓勵,這才對百官道:“既如此,那么,馬上行動吧,我們立刻出城,追隨陛下前往潁川!”
就這樣,在朝廷兵馬的保護下,百官行動了起來。
……
日上三竿。
大地在震顫。
這來自于強有力的步伐。
三萬人馬同時的步伐,若沒有見識過,根本不知是怎樣的強橫。
只是腳步聲,就能夠讓人喪膽。
旗幟遮天蔽日,旗幟上鮮明的袁字,隨風舞動。
袁紹一馬當先,此一刻,他的心,已經如天空的太陽一樣,越來越明亮,越來越炙熱。
他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三公。他也想超越袁家的先輩,但那是不現實的,三公已經是極致了。
但沒想到,有一天,他遠遠超越了先輩。
所有袁家的先輩加起來,也沒有他今日之顯赫。
朝廷、皇帝,都將會是他的玩具。
屬于他的傳奇,屬于他的時代,因此拉開序幕。
心情何等的澎湃。
袁紹此刻想到,他晚來的長子聽到已經出發后,一定很后悔沒有早到一步吧?
然袁譚的傳奇時刻已經很多了,在各方面全部超越了袁紹,這讓袁紹很有壓力。
雖然每一位父親都愿意聽到自己不如兒子厲害,但那都是普通父親。
霸主豈能允許有人超越?心態肯定和普通人是不一樣的。
因此最輝煌的一刻,袁紹還是很想獨享的。
正好長子自己來晚了,就怪不得他了。
這樣一來,未來和士族豪右再相見,看他們還口若懸河大公子否?
吾兒現在肯定很后悔沒有早點出發吧?
一定很想追上來吧。
但追不上。
袁紹微微一笑,生出得逞的喜悅,又多給了坐騎一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