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王司徒心里憋屈,到底沒能執掌朝綱不說,還必須要選一個火坑跳。
真是造孽。
所以選了一個看起來小一點的火坑。
“王司徒。”
“曹將軍。”
雙方拱手一禮,更是喜笑顏開。
為什么這么快樂,這是凌駕于袁家悲苦之上的。
“多虧曹將軍護駕……。”
隨著百官全部到來見禮。
王允立刻吹捧了曹操一番,這是為曹操鋪墊場面,也是為了套近乎拉攏。
這樣的事情,王允沒少在董卓那里做,也還算駕輕就熟。
在朝廷之中,也只有他和楊彪知道真相。
“曹將軍?陛下呢?”太傅馬日磾的身份,肯定是在百官最前面的,此刻說道。
曹操笑道:“陛下連夜趕路,此刻已經睡下了,若不信時,太傅大人可去觀看。”
少頃,馬日磾回來了,“噓~,諸公說話小聲點。”
曹操低聲道:“那么,諸位大人,咱們安排一下行軍的順序,完畢后,陛下也差不多醒了。”
“曹將軍所言甚是,那么,一切就聽曹將軍安排吧。”王允立刻說道。
“也好,恭敬不如從命。”曹操自然知道這是王允有意讓權給他,心里對于王允已經有些情分。
于是,他安排百官的隊伍在皇帝這一陣后面的方隊。
而對于董承所帶五千朝廷兵馬,安排的就太遠了。
曹操誠懇道:“勞煩國舅在最后行軍,也好接應楊將軍的兵馬,辛苦了。”
這個安排還是很周到的,董承不能反對,但他更愿意保護在皇帝四周。
于是,大隊人馬開始調動。
曹軍的大陣,也開始分裂成許多小陣,再組成長蛇陣行軍。
馬日磾趁機對王允道:“王司徒,為何要讓曹操安排?看其言行,以露出權臣的嘴臉。”
王允嘆了口氣,“太傅,現在陛下在他軍中,暫時不要觸碰他,待得楊將軍的兵馬到來,再作打算。”
這一刻,王允的心思活泛起來。
雖然他不得不選一個火坑跳。
不過以目前的情況看,除了皇帝被曹操掌握外,其他都和之前的計劃一樣。
只要楊奉的兵馬回來,找機會把皇帝從曹操手里再搶回來。
就又能形成朝廷兵馬拱衛核心,楊奉牽制曹操,曹操在四周諸侯的壓力下,不得不離開朝廷中樞的局面。
……
隨著曹操又迎來了朝廷百官。
百官和皇帝合璧,正統完整了。
荀彧這些曹軍文武,得償所愿。
歷史上袁紹為什么敗給了曹操。
可能也有袁紹的個人原因,但另一個原因也很重要,就是人心。
歷史上曹操迎駕后,更多的人才匯聚而來,民心所向。
這才是曹操能夠在官渡之戰時候堅守住袁紹的進攻,并最終反敗為勝的關鍵原因。
反觀袁紹,沒有迎駕,多年后,依舊是原來的那幫人。
四世三公的威望,在蒸蒸日盛的朝廷正統勢力面前,民意也漸漸凋零。
從這一刻起,曹操才真正擁有了稱霸天下的信心。
隨著朝廷近萬人加入,一半是朝廷軍隊,一半是百官和他們的家眷。
曹操還特意把朝廷的兵馬,百官隊伍,和皇帝隊伍分開布置,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尤其是百官的家眷們,成分復雜,男女老少都有。
他忙里抽空,把荀彧叫到了面前。
“文若,你那個侄兒應該也隨百官來了吧?”
荀彧立刻心里明鏡一樣,“主公,我這就讓他來。”
少頃。
荀彧來到了百官的方陣這里。
由于百官的馬車太多,家眷也多,道路寬度有限。
布置隊列時候,難免發生碰撞,有老太爺喊,有小妾叫,有小孩哭,讓這里亂糟糟的。
當然也不能要求百官和其家眷和士兵一樣有紀律。
“公達!這邊,看這邊,我在這里。”
荀彧在外面喊了一聲。
人群中幫忙的荀攸焦頭爛額,聞聲轉頭望去,“我叔父神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