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認為袁紹考慮的十分有道理。
田豐也不在多說,他的那番話,也有開導袁紹的意圖。
袁譚則是又想了另一層,如今諸侯割據,但袁家的地方也不小了,完全可以架構起來朝廷。
朝廷架構起來后,會在其他諸侯的地方,形成一種民望。
這民望是很重要的。
會讓割據的諸侯損失很多根基。
一個沒有百姓全力支持的人,是很艱難的。
這些都是得到皇帝帶來的好處。
……
時夜。
內城區。
西門里街。
這里,是內城區最普通的地方。
現在卻成了百官居住的街區。
內城是一座城池的核心,居住著官員、顯貴。
帝都更加不例外。
皇宮就在內城,百官衙署,大都建造在內城。
官員的住宅則分布在內城的居民區內。
或早或晚,上朝、覲見,來去方便,還不打擾百姓。
只不過鄴都剛剛擔當起帝國都城的重擔,還沒有太多匹配的基礎設施。
這一天的夜晚,西門里街亂糟糟的。
百官,以及數千家眷,都在搬入指定的住處。
一座四合院里。
堂屋里擠滿了人。
這座前后兩進的四合院是王允的住宅。
王司徒很聰明,知道朝廷和皇帝剛剛到鄴城,不能集會,招惹到袁紹的反感。
但也因為聰明,趁著今天的安置混亂,他果斷的召集百官到來。
來得百官有三分之二。
剩下的三分之一是袁家的門生故吏,如今袁家已經是權臣,這部分人不值得信任了。
屋子里的氣氛很壓抑,很凝重。
由于空間狹窄,根本不是透氣的大廳,氣味也很不好聞。
此前已經交流了很長時間。
王司徒鼓舞著眾人,在董卓,李傕郭汜后,繼續和袁家斗爭。
已經很久沒人說話了。
這時候國舅董承說話了,他失去了朝廷兵馬大權,被打回了原形。
現在就是個散騎都尉,一聽就很散,六百石的空位。
“當時遷都長安,便是董卓那種殘暴的國賊,也征集了民間的豪華府邸,按照百官的地位高低,予以分配。”
“便是基層的官員,也是給前后兩進的宅子。”
“袁紹倒好,給的都是民宅。”
董承說到這里激動起來,也許是因為失去了往昔的權柄吧,“就比如王司徒,才給了前后兩進的宅子,這可是當朝三公啊。”
“大部分官員,都是臨街的一處房子,連個院子都沒有。”
董承本人就住的這種宅子,類似于武大郎那種臨街房子。洗完臉,打開門就可以潑街那種。
“丟人否?”他拍了案幾。
一時間,百官怨聲載道,罵人的都有。
王允示意不要說了,道:“袁司空不是說了嗎,現在百廢待興,他也不能如董卓那樣去搶鄴城豪右的府邸吧?”
“更何況,鄴城豪右咱們大多都很熟悉,也不好意思去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