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
袁尚作為昔日最被看好的袁家子孫,現在心情有些沉重。
很明顯,他父親越來越看重他大哥,越來越依賴他大哥。
這對他不是一個好事情。
他必須也要做一些事情,來吸引父親的目光。
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宮殿的建設了。
袁尚離開了府邸后,直奔鄴城偏僻北區的一家茶館。
山河居。
這樣的名字,一般大茶樓都不敢用。
不過這家茶館,是袁尚自己開設的。
就是用來和審配等人見面所用。
畢竟審配這些人是袁紹的直系部眾,總是出入他的府邸會很不方便。
時間不長。
審配和逢紀來了。
袁尚對二人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審配逢紀是袁紹的謀士,同時也是袁尚的謀士。
雖然他們可能在韜略上略遜田豐沮授,但在權力斗爭上,是有一定建樹的。
逢紀吹了吹茶盞上的葉子,從容道:“三公子不必覺得稍遜一籌,須知馬上打天下,下馬治天下。”
又道:“今天朝廷上發生的事情,以我觀之,大公子也只是偶得而已。反而聽說神策府政務,全靠郭嘉、陳矯、張既等人打理,大公子很少過問。”
審配對于袁尚希望通過建設宮殿嶄露頭角的想法,是很支持的,道:
“三公子,屬下聽說鄴城出現了一個叫馬鈞的人,擅長機械,營造。”
“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城池建設,都需要這樣的人才。”
“三公子何不讓他拿出一套設計來,將其推薦給主公。”
“馬鈞嗎?”袁尚記下了這個人。就如審配所講,這樣一來,在父親心中,就有了自己一直在做事的印象。
時夜。
頗為疲憊的袁紹返回了后宅。
休息之前,難免和夫人劉氏閑聊。
“我初掌朝綱,許多人不服,殿上人單勢孤,還需多提拔一些自己人入朝為官。”
劉夫人眼瞅著她的夫君這段時間蒼老許多,很是關切,道:
“我一個婦道人家,本不應該過問朝政。但自家兒子的事情,妾身還是要說一說的。夫君何不安排兒子們入朝,父子齊心,強過安排其他人百倍。”
袁紹就劉夫人一位夫人,兒子全是她生的。
雖然沒有氣管炎,但也很愛護自己的夫人。
對于劉夫人提出的這個事情,其實袁紹早就想好了。
就如夫人所說,事情交給兒子們去辦,才是最放心的。
并且他還有三個兒子,數量多,一般諸侯可比不了。
說道:“二子熙兒,不喜軍務也不喜政務,與世無爭。但也因此,可以任為廷尉一職。”
廷尉就相當于刑部尚書,**官。
從來不勾結朋伙的袁熙,果然適合,也可以看出,袁紹是深思熟慮過的。
“那么尚兒呢?”劉夫人急忙問道。
袁紹沉吟道:“尚兒還需歷練,我準備任命他為衛將軍,統領禁軍,拱衛京城安全。”
劉夫人當時就很高興了,衛將軍在朝廷武官中排名第四,比袁譚的前將軍地位還要高。
并且,衛將軍掌管整個京城的防務,第一等的重要位置。
當然,劉夫人可不認為袁紹不安排袁譚,“那么,長子呢?”
“顯思的話,我還要再琢磨琢磨。”袁紹沉思起來。
劉夫人雖然很想知道是個什么安排,但也知道現在不該繼續去追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