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縣。
是幽州的治所。
邊區最繁華的城市。
草原的城市,有別于車水馬龍。
單騎的漢子極多。
劉虞為政寬仁,安撫百姓,深得人心。
以懷柔政策對待游牧民族,讓這里的異族人極多。
劉虞的名望,還在劉焉、劉表之上,更加是甩劉備好幾條街。
歷史上,尤其是董卓亂政期間,許多人都表示請他當皇帝,但忠義的他拒絕了。
旭日初升。
州牧府中。
寢室里傳來皇叔劉虞一聲喊叫。
夫人王氏急忙推開房門走了進來,就看到她夫君滿頭大汗坐在床上。
關切道:“夫君,你又做噩夢了?”
劉虞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
自從得知袁譚要來傳圣旨,這位大漢皇叔就噩夢不斷。
劉虞氣喘吁吁,“公孫瓚圖的只是我漢室幽州,袁家圖的是漢室天下……。”
王氏屬于晉陽王家的子孫,系名門之后,道:“夫君,如今陛下年少,袁家四世三公,迎陛下之大功,憑北方之顯赫,執掌朝綱也是理所應當的。”
“婦人之見!天下人就是因為大部分和你的想法一樣,這才給了袁紹這些人機會。”
王氏也有些擰,不悅道:“夫君,我知道你就是嫌棄袁家是權臣,然這百年來不都是如此嗎?”
又道:“自桓帝、靈帝以來,宦官掌權,大將軍何進掌權,不都是如此?”
“更何況,天下紛爭,社稷累卵之危,若非袁家,早已經國是不國。”
“以妾身看來,那些割據稱王的諸侯,才更加可惡。”
“何不奉詔,前往相助袁丞相,平定天下……。袁家早晚會交出權柄,而夫君的美名萬世流芳。”
“這……。”劉虞發現自己無言以對。
說起來,袁家真不是國賊。
天下許多心向漢室的人,還很是愿意袁家平定天下。
至于袁家執掌朝綱,近百年來這樣的臣子比比皆是,如今漢室衰弱,只能依靠外臣了。
王氏又道:“你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兒子考慮,你只有這么一個兒子,難道你甘愿看到他和你一起赴死,斷子絕孫?”
不提兒子還好。
一提起這個兒子,劉虞就頭疼。
他當然心疼這唯一的兒子,偌大的家業還需傳下去。
可是。
這時候,就傳來暮鼓晨鐘聲。
緊跟著,就是誦經的聲音。
王氏發現劉虞臉色難看了,急忙道:“多好的兒子,他禮佛怎么了?他不喜歡官場、戰場這不好嗎?不勾心斗角,不殺生,做一個富家翁,一生無憂,傳宗接代,豈不美哉?”
“你看河內司馬家,清河崔家,還有我晉陽王家,不稱霸,不起兵,日子依舊和往昔一樣祥和。反而是那些起兵人,死的死,沒得沒。”
“……。”劉虞發現自己依舊無言以對。
少頃。
早飯。
“我兒呢?”
劉虞看著不遠處空蕩蕩的位置。
王氏急忙道:“夫君,您也是知道的。孩子他從鄴城馬鳴禪師那里回來后,就開始吃齋了。咱們那鍋,葷腥……。”
“吃素吃素,難道他是草原上的綿羊嗎?”劉虞拍了桌子。
王氏急忙道:“夫君此言差矣,吃齋有什么不好?打打殺殺的才不好吧。憑夫君您的威望,只要子孫后代安守本分,世世代代永華富貴。您看看當年的大將軍何進,何等的權勢滔天,最后又怎么樣,九族全滅……。”
劉虞冷道:“我就算不投降,城破之日,袁紹能拿我怎么樣?你兒子一樣能活的好好的,他整天和老禪師的食譜一樣,肯定能夠長命百歲的。”
王氏道:“可是,那時候,榮華富貴就沒有了,子孫后代就要和那劉備一樣吃糠喝稀了。”
“榮華富貴,社稷都快沒了,還要什么榮華富貴?”
劉虞是一位正直的宗親,也因此被困在了幽州邊陲。
但凡他能夠曲折一下,蜀中劉焉、荊州劉表的地盤,當年他隨便說句話,就輪不到這兩個人去當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