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譚的歸來。
昭示著袁家即將對幽州動兵。
各人神情各有不同。
“諸公,二弟三弟,不必多禮。”袁譚還禮。
他暫時并沒有入座的打算。
并且對于給袁尚出征來點建議。
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
袁譚對于自己想到這句話一愣,內心一笑,遙想現代時候的狂放不羈。讓這里的名士們一說,那就是山野村夫,粗鄙之人。
“大公子,不知您在薊縣,見到劉虞兵勢如何?”郭圖道。
審配和逢紀對視一眼。
來了,這就是要醞釀大公子領軍出兵。
畢竟大公子去過幽州,見到過聽到過,了解情況。從各方面看,都是最佳的出征人選。
袁譚笑道:“已經不必再討論出兵的事情了。”
話音未落,袁尚就急了,什么叫不必套路了,合著就是大哥你出征唄。
當時就站了起來,“大哥,如今小弟我整頓五萬大軍枕戈待旦,每多過一天,士氣就會虛弱一分。豈是大哥一句不議就不議了?”
“三弟稍安勿躁,聽我把話說完。”
袁尚當場不滿的坐下了,好,就聽他把話說完。
“父親大人,是這樣的,孩兒帶回來了劉虞,現在正在外面,等待父親大人的召見。”
袁紹摸著胡子道:“劉虞,如此耳熟,讓他進……,等等,劉虞!”
猛然就站了起來。
“什么?”
“劉虞!”
滿堂皆驚。
袁尚也站了起來,本意里,無論帶誰回來,也不能阻止他出征。
審配對一旁的逢紀道:“別琢磨了,劉虞來了!”
“什么?”逢紀一直在琢磨袁譚回來了,肯定是要搶奪出征幽州的機會。
大公子肯定沒有好建議,反而會說,神策軍怎么怎么樣,他對幽州熟悉。
三公子的部眾的確弱了一些,也不了解幽州情況。
“劉虞來了,不用出征了!”逢紀起身失聲道。
“逢軍師所言甚是。”袁譚回應道。
逢紀一屁股坐了回去,看向審配,豈不是說,三公子費勁把火的累了半個月,合著白折騰了。
而大公子并非無功而返,而是凱旋而歸。
不戰而屈人之兵,必定再一次威震天,聲望進一步得到提升,成為大漢的擎天柱!
袁尚明顯措不及防,攥緊手心,老天怎么總是跟他作對?
為何如此偏愛他大哥。
滿心戾氣。
袁紹勉強沉穩下來,摸了摸胡子,“顯思,你為何一聲不響的將劉虞帶回來呢?”
袁譚道:“孩兒想來,劉虞在天下的地位崇高,若提前傳出消息,畢竟驚動天下。皇帝、朝廷那些官員來迎接,父親反而不好處置他。”
“這……。”
眾人感到說的太好了。
考慮的太周到了。
而此刻的袁尚面色不好,也可以理解。
最終還是計差一籌。
袁紹終于站了起來,對眾人道:“吾兒深思熟慮,所做十分貼切。”
心里則是唉聲嘆氣。
授命出征是袁紹親自下達的命令。
為此前期已經消耗了許多錢糧。
這樣不等袁譚消息就提前做準備,說起來也是為了體現一種運籌帷幄。
現在看來,完全是多余。
畫蛇添足。
袁紹臉上有些發燙,好在靈機一動,道:“高干高覽張郃。”
“末將在。”
三人出列。
“高干暫為幽州太守,張郃為都督。高覽為副都督。帶整頓好的兵馬,前往接收幽州。”
也不算白整軍了。
袁紹心里舒服了一些。
然而袁尚心里就更加不舒服了,沒有讓他去接幽州。顯然這功勞是袁譚的,他父親不讓他分。
不能急。
不能怨。
袁尚起身一禮,“大哥為咱家費勁心血,大哥辛苦了,弟弟當以大哥為榜樣,為父分憂。”
袁譚頓時對這位三弟刮目相看,的確是長進了。
其實袁尚違心說這番話猶如吃了蒼蠅一樣惡心,不過看到袁紹欣慰的目光,這才好過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