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在眾將士的保護下出行。
經過高地平臺,不禁走過去俯視整個峽谷內的袁軍情況。
對董昭王凌等人道:“沒想到張燕這個粗鄙的賊頭,有這等謀略,竟然能夠看出袁譚暗度陳倉的計策。”
董昭也很驚訝,要知道他都沒有看出來,“難道是張燕妹妹出的計策?”
提起張柔,眾人不得不暗豎大拇指。
模樣傾城傾國,武藝也很不凡,更重要的是,美貌與智慧并重。
“此女,怕是可以和溫侯之女呂玲綺比肩。”張楊道。
說到這里,不繼續這個話題了,畢竟作為州牧諸侯,談論一個賊女,有**份。
而此刻,張燕其實已經潰敗了。
潰敗的人,那里還有心思去管張楊。
所以,張楊根本不知道洪水發生后的事情。
而張楊聽說袁譚來救援后,一直很擔心,此刻沒有了后顧之憂。
神情倨傲,看著峽谷中的袁軍。
破衣爛衫,衣不遮體,食不果腹,行走之時搖搖欲墜。
只要他發動進攻,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并州軍上下,也是一樣的想法。
因此氣勢如虹。
聽說張楊要勸降袁尚。
沒有被委派保護任務的士兵,也自發的聚集起來追隨。
所以,當張楊來到前線,是威風凜凜,意氣風發。
而他身后的將領,壯志凌云,神采飛揚。
士兵們生龍活虎,斗志昂揚。
袁軍見到后,充滿了恐慌和害怕。
隨著袁軍戰鼓響起,士兵們拿起了兵器,集結起來。
然而,在張楊等人眼中,只不過是一群乞丐而已。
袁軍中軍大帳。
“三公子,大事不好了,敵人要發動總攻!”
顏良疾步而來。
他神情憔悴,面對這等的絕境,此刻的心情可想而知。
最后的時刻到了嗎?
袁尚看了審配一眼。
審配作為謀士,如今臉色蒼白,已經徹底無能為力。
袁尚拿起了他的斬馬刀,穿上了他的紫鏡甲,絕望而出。
少頃。
兩軍對陣方圓。
袁軍士兵面黃肌瘦,衣服破爛,甲胄不全,拿著兵器的手都在顫抖,是因為餓的。
張楊軍,完全相反,精神抖擻,士氣高昂。
三歲的孩子,也知道誰會勝利。
張楊站在傘蓋下,看著狼狽的袁尚,唏噓不已,對眾人道:“昔日俊美的袁家三公子,此刻竟然連粗鄙的山野村夫也不如,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說完走前兩步,大聲道:“袁家賢侄,我們談一談吧。”
話音未落,就有他這邊的軍士,在兩軍中間,不偏不向,布置下了兩個席塌,豎起了傘蓋,端上了茶水。
張楊走過去,坐下來,示意自己的人離去,還解下自己的佩劍,一并帶走。
“三公子?”審配有些慌。
袁尚不彷徨,不迷茫,不害怕,是不可能的。
他不會示弱,放下手中的刀,解下腰間的寶劍,走了過去。
兩個人在傘蓋的陰影中相對而坐。
張楊摸了摸胡子,傲然道“賢侄,此刻的情況你心中清楚的很,還是投降吧。”
“叔父我不會殺你,反而會待若上賓。而你的父親,袁丞相得知此事后,我們雙方一定會獲得和平的。”
“結為同盟,共同輔佐漢室,我張楊全力支持袁丞相平定天下,豈不美哉?”
他的考慮還是很周到的,一方面避免了自己的覆滅,一方面抱住袁家的大腿。
“我是絕對不會投降的。”袁尚很彷徨,很迷茫,很害怕。
但身為袁家子孫的尊嚴,他絕不會投降。
“也行。”張楊笑道。
袁尚眉頭一皺,“你什么意思?”
張楊道:“不投降就不投降,三公子可否修書一封,我和袁丞相和解,三公子退兵,豈不美哉?”
他這是兩手準備,退而求其次,想來袁尚不愿背負投降的衰名,也完全可以不投降。
“哼,癡心妄想!”
這不及直接投降來的屈辱,但袁尚依舊不會接受。
他起身,拂袖而去。
“賢侄,年輕人不要沖動,老夫給你一天時間考慮,明天,我們再說結果。”
張楊說完,冷笑。在他看來,袁尚到底是跑不掉的,勸降,只是想節省一些兵力。
只需要一次沖鋒,這位餓肚子的袁家三公子就會束手就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