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岸邊,白馬城。
袁家的大部隊正在陸續渡河。
曹軍損失了虎豹騎后,已經無力阻止。
城中。
官署里。
袁紹坐堂,高層人員都在,正在商議未來進兵的事宜。
看袁丞相的面龐,是很高興的。
殲滅了曹軍的虎豹騎,敵人沒有了機動力量,主動權徹底掌握在了他手中。
袁紹摸了摸胡子,神情從容的看向下面,“誰愿出征濮陽?”
“末將愿往!”
“末將愿往!”
“末將愿往!”
“末將愿往!”
顏良文丑,張郃高覽,河北四庭柱,全部站了起來。
如今袁紹麾下分三個派系,大公子一脈,三公子一脈,中立派。
這四人都是中立派,還有沮授田豐許攸淳于瓊蔣義渠很多謀士將領。
袁丞相很欣慰,并不只是兒子能打,他也有很多殺手锏。
“父親,孩兒愿往!”
眾人一看,本以為是袁譚,沒想到是袁尚。
三公子剛剛打了一個‘大敗仗’,按理說應該韜光養晦才好,還要出去打?
袁尚正色道:“父親,前番敗北完全是孩兒的罪過。但誰又有不失敗的時候,請再給孩兒一次機會吧!”
眾人面面相覷,袁尚的部眾被消滅一空,沒了三萬人,對整個袁軍來說都是損失極大的。
這是袁紹將他當作了誘餌,也有他自己指揮不當的成分。
不過再怎么說,袁紹知道要出事也沒吭聲,肯定是不對的。
有些事情不能明說,袁尚這么主動背負了黑鍋,袁紹就會少受天下人指責。同時,這番話也提醒了袁紹,他是多么的委屈。
袁紹的確感到愧疚。
他深知,這完全是兩個兒子彼此權謀的結果。
袁譚算計了袁尚。
之前,袁尚也沒少算計袁譚。
便是袁紹自己,又何嘗不是一直在權謀。
如今曹操的虎豹騎被殲滅的七七八八,不足為懼。
袁丞相對未來的戰爭是很有自信的。
而長公子立的功勞太多了,若再席卷中原,恐怕鎮壓不住了。
此刻本該上表朝廷,袁譚來當大將軍,指揮大軍南征。
如今也不提這件事情。
袁紹起身,“知恥而后勇……。”
五個字,所有人就知道了結果。
“你能夠從挫折中站起來,為父很是欣慰。為父這次就給你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劃撥三萬大軍歸你指揮,再派顏良文丑,各帶一萬兵馬相助,攻打濮陽。”
袁紹感到對不起袁尚,就同意了其繼續領兵作戰,
還給了很多軍隊。
少頃。
眾人嘖嘖稱奇的離開了袁紹這里。
沒有人能夠想到接下來的作戰是這么安排的。
就連田豐沮授也是如此。
但就能說袁紹安排的不對嗎?
如果不在這關鍵時刻扶三公子一把,那么這位丞相最喜愛的兒子,就翻不了身了。
“三公子能夠在這種時候,還敢站出來,是有心智的,有勇氣的。也許主公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這么爽快的安排吧。”沮授道。
田豐點了點頭,“是啊,但愿三公子真能知恥后勇,拿下濮陽,打開我軍全面入侵中原的路。”
袁譚的青州是在中原,但其地方都是山區,最終也是要走東郡。
府外。
“大哥!”袁尚抱拳一禮,“小弟去了。”
“去吧,一定要小心謹慎,曹操也不易對付。”袁譚語重心長說完,就看到他的三弟昂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