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9年春。
袁譚開始南征盤踞在宛城的軍閥割據勢力張繡。
張繡是張濟的侄子,西涼豪族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董卓龐大部眾中,如今僅存的一位。
他能夠活到現在,多虧了麾下謀士賈詡。
賈詡就太牛了,畢業于西涼邊陲,自學成才,人稱三國第一大聰明。
一生所出計謀,未嘗一次失策,同時,也是為數不多得以善終的謀士。
與此同時,袁紹二次南征袁術。
袁家繼續邁進一統中原的步伐。
此時距離南征開始已經一年有余。
袁譚也已經一年多沒有回過家,沒有見過妻子,雖然經常有書信來往,但也難解相思之苦。
宛城。
賈詡府邸。
一個老頭,白發蒼蒼,就是年近六旬的賈詡。
他面前放置著一副天下形勢圖。
這張圖紙的西涼長安地區,寫著大大的曹字。
漢中是張魯。
蜀中是劉璋。
荊州是劉表。
江東是孫堅。
其余地方,全是姓袁的。
這與如今的形勢還是有些出入的,顯然,這是老賈詡對未來的預判。
“老爺,老爺,大事不好了,袁譚率領十萬神策大軍,馬上就到淯水了。”
侍從賈寶來了,慌里慌張,自從來到宛城后,這還沒幾年好日子,又開始了。
對于平常人來說,這是最壞的事情。
老賈詡摸了摸胡子,“來得好,來得好……。”
賈寶有些懵,這還好啊?
“這回,老夫一定要贏他一次!”
賈詡神情很肅穆,他一生算無遺策,但當年在袁譚這里連連漏點,實在是人生污點。
老人家如此執著要贏,絕非偏執狂,強迫癥。
而是一種信仰。
他不圖威震天下,不圖名垂青史。他可以不說話,但只要讓他說話,說一,就不能有二,還要安安穩穩過一生。
這就是大隱隱于朝。
“老爺,主公有請您。”又進來一個下人。
“知道啦。”老賈詡整理了一下衣冠,背著手,邁著平穩的四方步,緩緩而去。
太守府。
張繡作為天下第一年輕的諸侯,地盤卻是很小很小的一個郡。
但這個郡不簡單,北面是洛陽司隸、南面是新野襄陽。
屬于中原和荊州承上啟下的地方,十分關鍵。
并且他這個地方還能夠完美的繞開洛陽地區和函谷關,直達長安前的潼關。
真是四通八達。
張繡人稱北地槍王,但如今也只是感到年少輕狂,才敢接這樣的稱號。
此刻聽說袁譚十萬神策大軍殺來。
內心何止惶恐不安。
根本已經生出無法匹敵的感覺。
袁譚是什么人物,中土第一公子,手中道生風云槍,打的劉關張三兄弟毫無還手之力。
打的三兄弟毛發都爆炸了,這是怎么樣神力?世人都說是天賜的。
完全已經是超越呂布的存在。
別說袁譚了,便是趙云張遼徐晃太史慈等人,他也絕非敵手。
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但是,就這樣怕成狗,心里也過不去。
“主公。”
張繡見到賈詡來了,急忙迎接,“軍師,現在可怎么辦。”
他手下,在歷史上有些名號的將領,只有一個胡車兒。
謀士就賈詡一個。
不過,他的嬸嬸鄒氏,卻也是歷史上的大美人。
鄒氏年紀比張繡大不了幾歲,不過嫁過來的早,看著張繡長大的。
張繡敬為母。
在這亂世,能夠活到現在還這么滋潤,完全是因為賈詡。
肯定問計。
賈詡摸了摸胡子,淡定道:“主公,只有一個辦法能活命。”
張繡精神一振,這個賈詡向來很少主動說話,但有問必有答,十分敬佩,“什么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