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你們的刀槍,讓我們一起,用敵人的頭顱,去迎接明天!”
眾將士徹底沸騰了,“用敵人的頭顱,去迎接明天!”
“殺孫權!”張遼咆哮。
“殺孫權!”響徹天地。
在這里的陷陣營戰士,個個是百里挑一的精銳,此刻眾志成城,以一當十,不在話下。
更有張遼這樣的猛將開路。
整個陣勢調動了起來,面前的東吳軍陣被殺的波開浪裂。
周泰也根本抵擋不住。
孫權膽寒,“閃開,給我閃開,上去給我擋住敵人!”
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死亡威脅,揮舞著馬鞭,抽打著四周的兵士,一方面讓他們讓出一條生路,一方面讓他們去替死。
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尤其是古代。
主帥這么做的話,對于下面的士兵來說,這仗就沒法打了。
此刻也不例外
東吳軍的士氣在之前已經被沖擊的七零八落,此刻孫權一撤。
東吳軍無不披靡。
盡皆敗走。
天地間,只剩下神策兒郎的吶喊聲,和敵人臨死前恐懼的悲鳴。
誰敢去抵擋他們?
沒有人。
東吳軍只想著自己逃命。
數萬人被幾百人追殺,潰不成軍。
程普和黃蓋在后軍。
“黃老將軍,現在我們怎么辦?”
程普作為東吳副都督,本身能力極強,是大漢老一輩的杰出將領,可以和朱儁、皇甫嵩這些漢末朝廷名將比肩。
但此刻,心亂矣。
黃老將軍也不知道該怎么辦。
他們早就得知前方戰事。
然而十萬人擁擠在這個小地帶,也是鞭長莫及。
前軍一敗,反而也被沖擊的七零八落。
數萬人士氣全無的潰敗,便是天神下凡,也根本制止不住。
東吳軍看著神策府滅字旗,充滿恐懼。
所到之處,神鬼同滅,玉石俱焚!
少頃。
程普和黃蓋終于在亂軍之中找到了孫權。
“公子!”兩人迎了過去。
孫權內心何止百般不是滋味,沒想到生平第一次大規模會戰,就慘遭這樣的敗績。
明白了項羽自刎時候的感覺。
真是無顏面見江東父老。
更無顏見孫策和孫堅。
滄啷拔出寶劍,抹向脖頸。
周泰眼疾手快,奪了下來。
“快保護公子撤退!”程普和黃蓋見狀有滿腹牢騷也不能再說其他的了。
終于,東吳軍皆披靡潰敗,望風而退,不敢再抵擋張遼,史書上稱呼為“權眾破走。”
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江東無論是士族還是百姓,無不在這強橫又恐怖的殺戮中徹底動蕩。
畏懼張遼之名如畏鬼神。
東吳地區竟然出現了“張遼止啼”的現象。
“張遼止啼”也不只是流傳在江東,逐漸成為民間流傳的傳奇典故,甚至國外民間也有了“遼來來(遼來々)”的俗語。
后世稱贊:孫權十萬攻合肥,袁譚軍旁無近援,固已不自保。而遼乃一千陷陣之志,擊其未合,以至尾追,幾獲大丑(孫權紫髯)。非譚之智,無以使遼,非遼之勇,而明亦不能自任。
勝負成敗,蓋誠以人,不在眾寡。士常如此,則立于積衰甘弱之地,為預怯莫前之說,以自附于明哲者,可察矣
又有詩贊曰:鞭馳駿騎陷陣營,逍遙津上誰爭鋒。生子當如孫仲謀,千里十萬送人頭。
江東地區猶如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