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國都鄴城,皇宮。
中土的核心。
大朝會。
袁紹坐在龍臺半腰處,袁譚站在武官之首,袁尚和袁熙站在文官之首。
“王司徒怎么沒有來上朝?”袁紹皺眉問道。
百官沒有人敢出聲。
馬日磾看了看四周,今天氣氛明顯不太一樣,禁衛的數量多了一倍。
又看皇帝劉協坐在龍榻上歪歪斜斜,明顯應該是昨天沒睡好。
如今袁家的聲望如日中天,只要稍微有理由,就會立刻處理他們這些忠心漢室的臣子。
老太傅立刻走了出來,“啟奏陛下,王司徒是病了……。”
袁紹立刻打斷了馬日磾的話,并且變的不悅,拍著面前的案幾,“病了也不招呼一聲?想來就想來,不想來就不來?視朝廷陛下如什么?這是欺君。”
馬日磾頓時冒汗,可不能授人以柄,“非也,王司徒真的是病了,沒來得及報備。”
袁尚走了出來,作為國都所在的冀州牧,掌握京城軍事的衛將軍,在朝廷上的地位僅次于大將軍袁譚。
“馬太傅,他沒來得及報備,那你是怎么知道的?你們結黨營私,有勾結!”
“這……不不。”馬日磾語塞。也是撒個謊,此刻頓時感到王允這是什么情況,怎么突然不來上朝了?
袁紹此刻說道:“陛下,臣這次出征,發現朝廷的許多問題,有許多人,懶政爛政,玩忽職守,導致前線打了許多敗仗。”
馬日磾心里一驚,這黑鍋可真夠大的。
袁紹又道:“朝廷要因才取仕,而一些人竊居高位,不思忠君報國,只知道結黨營私,必須要整頓吏治,清明朝野,陛下以為如何?”
“朕……朕沒有意見,一切全憑丞相處置。”漢獻帝知道王允這些人完蛋了。
如今袁家一統中原,民間威望達到了新的巔峰,已經完全有能力擔待的起清理王允這些老臣所產生的影響力。
王允在這種關鍵時刻還沒出現。
漢臣群龍無首,方寸大亂。
并且,袁紹很聰明的沒有當朝宣布任免誰,這讓馬日磾他們連在朝廷上辯論的機會都沒有。
可以說馬日磾他們措手不及,加上王允這首腦又沒在,根本沒有反抗力。
……
一個時辰后。
丞相府中的氣氛很歡快。
整頓吏治的工作很順利的就在朝廷上通過了,這也在眾人的料想之中。
這得益于中原的輝煌勝利。
如果袁家的勢力沒有龐大起來,真的不太能動王允這些有名望的老臣。
袁紹很高興,“那么,就按照預定的方案清洗吧,譚兒,你來負責這件事情,務必在半個月內完成所有官員的任免和交接工作。有罪者,該抄家抄家,該發配的發配。”
郭圖等人欣喜的目光,這可是一份好差事,能夠樹立在朝廷中的威望。
田豐和沮授若有所思。
袁譚起身,道:“父親大人,孩兒腹部舊疾復發,每日隱隱作疼,無法勝任,請父親大人恕罪。”
“……。”袁紹。
田豐和沮授對視一眼,頓時感到大公子真是機智。要知道這事情看起來又能任命官員又能免除官員,又能抄家滅族,大權在握是個美差。但其實是得罪人了,天下人會覺得冷血無情什么的。
“父親,既然我大哥身體欠安的話,孩兒愿意為朝廷效力。”袁尚站了起來。
“……。”袁紹。
事情說到了這里,還能怎么做?
袁紹沉思片刻,道:“審配、逢紀。”
“屬下在。”
“你二人協同三公子辦理此事,此事十分繁瑣和復雜,而三公子還有修建衛城的事情要處理,你二人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袁紹只好為袁尚找來兩個替罪羊,未來有人拿這件事情說袁尚不仁義,也有背鍋的。
“尚兒,衛城的建設情況現在如何了?”袁紹問道。
袁尚很有表功的神情,“已經調集了二十萬民夫,基礎建設已經完成,現在正在修建城墻。”
說完,就拿出了一副圖紙,掛了起來。
圖紙上龐大的國都在中心,四周距離十里地,各有一座衛城,一共四座。
袁尚負責建造,他感到,未來無論家業傳給誰,肯定會有一場惡戰。而這衛城,就是對付袁譚的重要戰略設施。
袁紹夸贊了一番,相信有了這四座衛城,他在國都就會更加的安全,話鋒一轉,“諸位,大公子前番在朝廷上提出建設水軍,我考慮了一番后,覺得應該馬上付諸行動。”
袁家一統中原后龐大起來的領土,能夠支撐更加龐大的軍隊建設。
而想要一統天下,水軍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