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高北低,跌宕明顯,呈臺階狀。山高坡陡,峰巒疊障,形成大小峪道。
潼關就坐落在中間靠近黃河的位置,擋住了身后的大小峪道。
這條峪道,是自戰國開始,千年來唯一大規模進入雍涼秦國地區的路。
《水經注》載:“北臨黃河,南踞山腰。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
潼關是長安的東大門,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居中土十大名關第二位。
并不是說只有這里能去長安,實在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其他地方沒有路,賴好一個溝溝坎坎,糧車和馬匹就過不去。
只能靠人背,人是能背遠路的,但也是要吃口糧的,過去后,背的也只剩下口袋了,糧食都被吃光了。
所以,便是有這等險關,也只能走這條路。
潼關上,也是旗幟如云,猛士成群,刀槍的鋒芒居高臨下,寒光凜凜,一遍遍刷過關外的大地。
攻打關隘就比城池困難,這就在于關隘前的地面有限,無法大規模展開兵力。
因此,曹軍據關而守,并不會有什么兵力劣勢的情況出現,反而十分有兵力優勢。
金鼓聲從關上傳來。
隨著關口大門打開,一彪人馬涌了出來。
為首一人,騎著雄峻的爪黃飛電,披著大紅袍,美髯飄飄,頗有英雄氣概。
袁譚見到此人,也是十分感慨,多少年過去了,曹操氣勢不減。如今一統雍涼,英雄本色,不得不來遏制。
曹操在袁譚前面五十米左右駐馬,四周將士拱衛。
他也不怕袁譚來突。
袁譚也沒想就這么沖過去突擊。
別看就五十米,曹操馬快,肯定有準備,轉身就跑了。
而突擊兵的裝備和攻城兵不一樣。
看似咬住了就能夠跟著沖進潼關里面,其實不然,就差那么一點,也會被關城上的遠程火力打擊的體無完膚。
這也是三國演義里面張飛說趁呂布敗走攻城吧,諸侯說他是在放屁的原因。那時候的張飛,在軍事上還并非大將。
“賢弟,我們又見面了。”曹操摸著美髯,并未冷臉,反而溫和道。
“孟德兄,我嫂夫人和幾個侄兒可還好?”袁譚也是親切道。
“好好好,這事情還要感謝你。”曹操還是很由衷的說道。
看起來一點也不像來拼命的,反而是來敘舊的。
曹操很感謝袁譚當年釋放卞夫人和曹彰曹植兩個兒子。
袁譚也沒有因此而要求什么。
曹操此刻仰天長嘆,“顯思,你不該來。你是贏不了我的,不見這潼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吾還有霹靂車這等守城神器。你的士兵,慘死在這里的話,你的地位不保……。不如回去,將來你繼承了袁家,我們再決一死戰。”
這番話看似是為袁譚著想,還提醒神策軍虧的嚴重后,袁譚勢必在袁家的話語權大跌。
但袁譚怎么可能因為曹操的這番話就撤兵。
他必須要拿下雍涼,在這個地區培植勢力。碌碌無為的在家,才無法繼承家業吧?
天下是打出來的,不是等出來的。
袁譚提著金色的大槍策馬過去。
曹操示意夏侯惇等人不必緊張,也提著大槊迎了上去。
“主公,不可輕去,要知道以袁譚的武力……。”司馬懿急忙道。
曹操一笑,“我料定袁譚必定不會害吾,他不是那種人。”
兩人碰頭。
袁譚摘下來一個酒葫蘆灌了一口,扔給曹操。
曹操一聞,茅臺,二話不說,也是一口灌下去半斤。
兩人仰天大笑,十余萬人震動。
兵器在半空中碰到了一起。
“那好,為兄就在關城上等你,決一死戰。”
“孟德兄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