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堅,內修政理。”
“北讓袁譚占天時,南讓孫堅占地理,主公入蜀占人和,成鼎足之勢也!”
“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用荊州之軍以向宛、洛,主公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侃侃而談,擲地有聲,狂放不羈。
劉備初聽不以為意,不過隨后內心熱血不斷迸發出來。諸葛亮這番話完全說到他心里去了,這就是他想要的,這就是他尋覓一生不可得的。
對于他來說,這番大論,無異于俠客找到了九陰真經。
徐庶這位大軍師,內心更是驚濤駭浪,急道:“這等戰略宏圖,便是張良也無法為高祖作出。大善,大善啊主公,現在您知道孔明的真正才能了吧?”
關羽也很震驚,同時對提百萬兵橫掃中原充滿了渴望。
張飛皺眉,“這能證明你不是奸細?”
諸葛亮輕搖羽扇,正了正綸巾,正色道:“我嘔心瀝血多年,專為主公設計。主公,諸位,若我是奸細,會干這種事嗎?”
這……。
的確。
劉備起身,走過去,對著諸葛亮深深一禮,“軍師,是我錯了,誤會了。就如元直所說,軍師肯定是這段時間狀態不好,還是休整一下。”
關羽、張飛等人見到劉備墻頭草,不悅。
劉備解惑,也是為自己正名,道:“吾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前番戰敗,只是他這個月不方便,愿諸君勿復言。”
真的只是當時狀態不好嗎?關羽張飛疑惑,但也是被這策略震撼了。
劉備請諸葛亮上座。
徐庶也主動說道:“既然孔明回來了,還是以他為正軍師。”
劉備尷尬一閃即逝,道:“孔明,元直剛才說退守襄陽,若重病的劉表無法承受戰爭的壓力去世,正好取而代之……,你看如何?”
諸葛亮點頭,“此乃正道,袁譚必定來追趕,我來斷后。”
你來斷后?
劉關張⊙﹏⊙∥∣°,大恐。
“這……。”劉備沒來由的一陣害怕,“軍師屢戰疲憊,還是休息一下的好,調整好狀態再和袁譚對決為上。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這次撤退的話,還是讓徐庶軍師來指揮吧。”
關羽張飛聞言立刻點頭,“你這幾天不方便,等你方便了再來。”
“呵呵呵……。”諸葛亮一笑。
眾人皺眉,敗了回來了,肯定是要休整一下的,何來從容的底氣?
諸葛亮也知道為什么不交付兵馬給他。
他也是研究過袁譚的兵法,空城計,草船借箭,說明此人詭計多端,又總是感到活在其影子里。
看起來,想要打贏袁譚,從而為自己正名,服眾,不拿出殺手锏是不行了。
作為臥龍,底牌很多。
“主公,我斷后的話,不需要兵馬。”諸葛亮淡淡道。
什么!
眾人大吃一驚。
駭然的目光紛紛投射過去。
請問這位軍師,你是不是被敵人打蒙了,說出這等粗鄙之語。
要知道敵人十萬追來,沒兵的話別說給我們斷后了,簡直就是斷你自己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