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劉表死去,劉備輔佐劉琦,諸葛亮遭受驅逐又被袁譚接納。
在荊州發生的戰事遠沒有結束,依舊吸引著全天下的目光。
對于袁譚接納了諸葛亮,天下人也是一片嘩然。
聽說諸葛亮三萬人馬就敢南下攻打江陵,簡直是以卵擊石,更是嘩然一片。
難道英明神武,一直知人善用的袁家大公子成了過去式?
或是成為了當年的趙王,被趙括的紙上談兵所騙。
感到劉備這一次穩贏了,那么袁家大公子不得不承受決策失誤的痛苦。
……
諸葛亮領軍南下五日后。
長坂坡。
夜晚的神策軍大營,很是安靜。
中軍大帳。
諸葛亮坐在帥位上輕搖羽扇。
馬超等將領眉頭緊鎖。
剛剛收到一個消息,劉備已經領軍出城迎戰他們,現在就在五十里外安營扎寨。
也就是說,明天就會接觸。
并且,劉備還得到了東吳的支援。
他們頓時郁悶了,畢竟只有三萬人馬,進攻之前的江陵都會很困難,別說東吳又增援了五萬大軍。
敵人的規模達到了十五萬。
看起來只能撤退了,無功不說,這就回程了還被人詬病。
“軍師,您怎么一點也不擔憂呢?”馬超不屑道。他為人高傲,類似關羽,輕易不服人,別說全身都是敗績的諸葛亮。
諸葛亮是神策府的第三位隨軍軍師,傳聞大公子十分愛惜他的才華。這才七擒七縱,還委以重任。
可神策府上下十幾萬人,沒一個服氣的。
就連魏延這些降將,在士兵心中的地位也比他高。
諸葛亮自然也知道這一點,他已經發誓,絕不會辜負袁譚的信任和給與的機會。
他要讓人知道,臥龍可安天下,輔佐袁譚一統江山。報答知遇之恩,完成畢生的理想。
神情少了很多提前出道的輕浮,嚴肅道:“我們不去進攻江陵,轉道進攻江夏。”
連道:“劉備之所以有這么多兵馬,就是把水軍暫時當陸軍用。之前水軍都在江夏守備東吳,而現在他與東吳聯盟,此地兵力薄弱。”
“江夏扼江陵和東吳重鎮柴桑,又能和我軍在巢湖的造船廠呼應,未來我軍戰船可順利進入長江,并在夏口擁有現成的軍港停泊。”
“劉備孫策必定來救。”
“圍魏救趙?”馬超道。
魏延道:“佯攻,他們來救,我們趁機偷襲江陵。”以極度弱勢的兵力完成宏偉的逆襲,他最喜歡這種鋌而走險的奇謀。
諸葛亮刮目相看,這兩個人還是有軍事頭腦的,能夠看出他這計策的一層,不只是莽夫,卻道:“不是。”
“不是!”
“那是什么?”眾人吃驚又不解。
諸葛亮搖了搖扇子,“我們魏國也要,趙國也要。”
“這……怎么可能做到。”李典、樂進、于禁作為歷史上著名的五子良將紛紛搖頭。
認為諸葛亮太理想化了,也許這就是七次被大公子擒拿的原因吧。大公子還那么信任他,難道諸葛亮又要重操舊業,屢戰屢敗?
又暗想,孔明啊孔明,你被劉備拋棄,現在正應該贏了他,讓他后悔,讓他心痛。你這么搞,豈不是讓劉備得意?
難道天生只會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龐德立刻指出困難的地方,“軍師,我軍攻打江夏的時候,敵人從后面上來包抄如之奈何?”
被十五萬大軍包抄是怎樣的可怕?
李典道:“并且,誰來抵擋敵軍為我軍贏取攻城的時間?”
樂進道:“我軍攻下江夏,敵人十余萬大軍反撲,又怎么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