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譚絲毫沒有吃藥的苦楚,要知道他這可不是治病的藥,而是保健藥,調理身體的,可以看做是長命百歲的保障。
有華佗和張仲景做保命符,每一年醫學院都會畢業數百名軍醫,充實到神策軍中去。相信軍醫數量足夠多了后,神策將士的體格,后勤能力,都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待得戰爭結束,這些軍醫就可以回歸民間,提高整個天下的治療水平,一舉兩得。
一會后。
郭嘉、賈詡、諸葛亮三人到了。
諸葛亮是三人中最年輕的,也是整個神策府軍師隊伍中最年輕的,腰好,總是希望挑更重的擔子,“大公子,大王那里還沒有差事嗎?”
由于之前袁譚‘抱病’,回京后一直賦閑家中。現在病好了,為何依舊沒有差事做,也可以想象。
其實袁譚目前對于辦差也沒什么興趣,他將精力全部投入到了神策府的事務當中。
揮了揮手,許褚走了出去,并關上了房門。
袁譚準備布局未來,道:“我準備改革一下軍制,成立天策衛……。大致從軍中抽掉五千名有文化基礎的士兵,進京,成為各家店鋪的掌柜、店員。”
三位軍師神情嚴肅起來,對視一眼,這是開始運作之前商量好的計劃,也就是未來逼宮篡位的計劃。
“然后再抽掉三萬冀州籍的精銳士兵,讓他們秘密解甲歸田,成為各地鄉勇的首領。”
“我這里有一份名單,上面的人忠心可靠,就從這五萬人里面挑選。”
話音未落,許褚就帶著人,抬進來五個大木箱子,里面全是花名冊。
這工作量太大了,大公子真是一位勤奮的君王。郭嘉三人忍不住站了起來,敬佩的神情。
工作量的確很大,沒有‘慧眼’的人,無論工作多長時間也根本完不成。
這都是他這些年的積累,如今隨手拿出來就水到渠成。
袁譚隨手翻開一本,一個個名字,全部是忠心追隨他的戰士。
便是在袁軍系統里面,也有大量可用之人,那都是他從南皮一城起家,歷次大戰帶出來的官兵。
此刻躊躇滿志,曾幾何時,他只是一個小職員,而現如今,擁有了如此多忠誠度100的將士。
讓他們以及炎黃子孫過上幸福的日子,感到肩頭的擔子更重了。
這個計劃是龐大的,同時也是幾年甚至十幾年用不上的。
但也正因為如此,到時候才不會引起袁紹、袁尚的注意。
種種跡象表明,袁紹十有七八是要袁尚來繼位的。那么,就不會允許袁譚在京城有太多駐軍,近衛軍一萬人的規模恐怕到時候也無法維持。
反之,他們肯定也不會在京城駐軍太多,也是怕過度引發袁譚的戒心,但數萬人的規模會有。并且,會在冀州外圍布置更加龐大的軍隊。
到時候振臂一呼,就把袁譚包圍消滅。
自然要早做打算。
這個計劃脫胎于回京前賈詡的建言,諸葛亮也從中受益良多,感到不愧是人稱老狐貍的毒士,陰謀詭計無人出其右。
“接下來的主要工作就是這個了,你們要盡快起草詳細的秘密進京計劃,并讓坐鎮荊州的子龍去執行。”
這時候許褚送來了今年最早的一批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