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起身,圍著輪椅上的諸葛亮轉悠了一圈,神情傲然,不無譏諷,道:
“果然如此的話,先生言行相違也。先生自比管、樂。管仲何許人也,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
“樂毅千年名將,扶持微弱之燕,下齊七十余城。”
“此二人者,真濟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廬之中,但笑傲風月,抱膝危坐。今既出山,當為生靈興利除害,剿滅亂賊。”
“為何助紂為虐?”
這話意圖就很明顯了,就是說袁家是國賊,而袁譚,那肯定是頭號大國賊,這黑鍋袁紹想背也沒人承認。
大家都知道,沒有袁顯思,就沒有大唐國。沒有大唐國,諸侯才能活。
可以說袁譚就是當今的秦始皇,六國群雄個個恨不得他馬上死。
陸遜他們摩拳擦掌,好戲開始了。可安天下的臥龍倒于腳下,他們的名聲必定鵲起。
孫權又圍著諸葛亮轉了一圈,“先生臥龍可安天下,人皆仰望。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而待先生匡扶漢室,以為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輝,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
“然先生出乎意料,上不能報漢室以安庶民,下不能輔劉備。還乃棄玄德,歸于賊,管仲、樂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見怪。”
孔明聽罷,也不怵頭,也不惱怒,微微一笑,淡定道:“劉備非人類也。”
啊!
眾人【⊙_⊙】,吃驚,不過也不知為什么,感到諸葛亮說的還挺有道理的。
劉備從黃巾起義,還可圈可點。但從黃河以北,一路跑到了長江以南,所到之地,原諸侯盡皆覆滅,好像自帶毀滅光環。
“諸位已為然否?”諸葛亮道。
“這……不好說……。”孫權很勉強。
諸葛亮又道:“這個不好說的話,那還有好說的。當時還有周天子,管仲樂毅不扶天子,何解也?就別說孔圣人說魏齊了,難道孔圣人錯了嗎?不輔佐周室?”
“這……。”這番言語太犀利,直至要害,孫權臉色一片蒼白。
陸遜等人感到諸葛亮太無恥了,這又開始拿自己跟圣人相比,但真心無法反駁。
諸葛亮神情漸漸激昂,可見是流露出了真感情,道:“圣人們是對的,我在隆中之時,也有爾等的卑微思想。”
眾人臉色難堪了,要知道孫權的這個題目,可是眾人集思廣益的。畢竟這么多人,不能都露臉名垂青史,還要以孫權這位二少主為主,但也要都照顧到。
這么好的題目,幾十個人的力量相加,難不倒此人不說,還卑微了?
諸葛亮接著說道:“后來大公子出世,我才恍然大悟。天命,豈群鳥能識哉?”
“昔日姜子牙興周八百年得自于商,而本朝,得天下與秦。”
“當年,也是爾等這些西楚名士,說秦為暴。而本朝自靈帝以來,昏庸無道,買爵鬻官,寵幸宦官,天下民不聊生。”
“秦是刑法殘酷為暴,而本朝無法無天,諸位以為然否?”
“這……。”孫權他們也不知是能力有限,還是什么,無言以對。
諸葛亮又道:“高祖劉邦出身并非亭長,而只是地痞流氓也,可以代秦。如今我家大公子,四世三公之后,仁德布于四海,豈是當年劉邦可比。”
“這……。”孫權等人心驚肉跳,
這才知道這個叫諸葛亮的人,真是靈活機變,只是這眨眼的功夫就能夠想到這么多條理。
“無德者當退,有德者當進。行堯舜禹湯禪讓之道,豈不美哉?難道堯舜禹湯皆是國賊嗎?”
這……。孫權他們對視一眼,這誰敢說是?
“蓋國家大計,社稷安危,是以德者,非比夸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為天下笑耳。”
這一篇言語,說得孫權等人啞口無言,多時的籌備,就被眨眼破了。
事情傳出去,何止是被呼腫了臉?
孫權看了看自己的腳面,難道這就是傳中的搬起石頭,自己把自己砸進歷史臭河里?
當然無法接受這樣的結局。
急忙向一旁的陸遜看去,你不是想當大都督嗎,快拿出點本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