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那個男人他來了。
永遠滴神來了。
“大公子是我們永遠滴神!”連小孩子也已經銘記這句話,并會伴隨他們長大。
牛家村的人大部分都姓牛,小部分不姓牛,也是嫁過來的女人。
牛村長早就聽說神策軍要派特戰隊下來,沒想到,袁譚親自來到了他們村。
激動不已,“大公子來了,我們村用什么樣的禮儀來迎接?”
牛河道:“老村長,啥也不說了,村志上不是記載著迎接漢高祖嗎?怎么迎接漢高祖,就怎么迎接大公子。”
“對對。”
這番話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
于是乎,老村長拐棍嘟點如風,率領全體村民迎接袁譚到來。
一個時辰后。
袁譚終于讓拘謹的村民們自然起來。
村民們雖然表面上不再那么多禮,其實內心深處,更加滾燙。看著穿著和他們一樣的袁譚,這就是隔壁大媽的兒子,是他們的兄弟。還是一位有本事的兄弟,當然要跟著兄弟干了。
袁譚住進了老村長家,并將這里設立為指揮部。
堂屋里,袁譚隨意坐下來歇了歇腳,示意牛村長這些村里的長者都坐。
而在院子里,密密麻麻站滿了牛家村的男女老少,樹上也掛滿了牛娃這些猴崽子。
一個村姑指了指屋頂,頓時一個漢子大怒,“小畜生,你怎么能夠在大公子頭頂上呢,這是大不敬,快給老子下來!”
屋子里。
“大公子,老朽名為牛山,這是牛河,這是牛海,他兩個人是民兵隊長……。”牛村長介紹起來村子里的情況。
袁譚對于牛家村的情況也早有準備,許褚和典韋掛起來了牛家村的地形圖。
袁譚就說道:“老村長,以我推算,咱們村很快就要成為關羽的目標了。”
話音未落,屋子里,院子外面,傳來陣陣驚呼聲。
在老百姓心里,關羽現在已經不是人了,是魔。
牛村長聞言老身板頂不住勁的哆嗦,“大公子,那俺們怎么辦?”
袁譚起身,在許褚布置好的黑板上,寫了三個字。
牛村長他們瞪大了眼睛,“這是啥字?”
“……。”袁譚,示意許褚。
許褚以前也不認識字,現在很有文化了。頓感不識字的日子根本沒發過,不由一種自豪感,“大家跟我念,地道戰。”
地道戰是什么戰?
袁譚看到牛村長他們一知半解,他這個人最喜歡實踐,實踐出真知,比什么言傳都管用。
道:“老村長,家里有地窖嗎?”
“有。”
袁譚看了看外面的村民,“今天人到的挺起,今天就開始吧。”
于是乎走了出去,來到了地窖旁。
在所有村民炯炯有神的目光注視下,他開始指導。
“我們要挖地道,并不是一般的地道,要將各家各戶串聯起來的龐大地下工事。將原來的地窖什么的,都要運用起來,縮短工程量。”
村民們面面相覷,“原來大公子不是帶我們消滅敵人的。”
“而是帶我們躲藏的。”
村民們肯定十分失望,他們渴望在袁譚的帶領下,暢快淋漓的殺敵,而不是膽小如鼠的躲起來。
袁譚他進一步解惑,道:“這不是躲藏,而是一種戰術迂回。我們在地道里運動起來,敵人找不到我們,我們反而可以出其不意的打擊敵人……。”
“大公子,地道里面怎么打擊敵人?”
袁譚道:“所以,我們要多布局洞口。”
他來到麥秸垛,道:“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設置洞口的地方,內部掏空,隱秘……。”
又來到廢宅,“像這樣坍塌了一半的廢棄宅院,也是不可多得的開洞口的地方。敵人就算發現了,一時半會也進不來,我們就可以順利的重新回到地道里面,去下一個洞口。”
袁譚又指著屋頂,“各家地下聯系在一起,屋頂也要聯系在一起。并建立簡易的小型箭塔,有了箭塔,就不怕敵人反射箭。”
“我們利用這些工事,暗箭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