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曹操以及他的后人看清楚了司馬懿那德行,也沒有殺司馬懿。
很多時候,人們不遵守法律,但必須要遵守潛規則。
法正松了口氣,眼瞅著這么為他著想,內心慚愧,忠心更高了。
“這幾瓶是給司馬懿喝的,這幾瓶里你喝的,別搞錯了。”袁譚指著桌子上的啤酒道。
法正心想這不能搞錯。
三國是分餐制,這大大有利計劃的進行。或許正是因為如此,后來大家才不分餐吃飯了吧。
……
日落黃昏。
司馬懿正在和袁尚商議江東的謀略。
一名侍從進來了,道:“司馬軍師那邊傳來的消息,法正邀請司馬軍師去他那里赴宴。”
袁尚正在頭疼一直沒有好的進攻方略,可以說一事無成。
此刻法正主動回請司馬懿了,挖墻腳有戲。
他當然也清楚法正的能力,不可多得的大軍師,便連他大哥都差點死在此人的計謀之中。
喜道:“看起來,我們鍥而不舍的挖墻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果把法正挖過來,對于我大哥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驚喜。天下人都會津津樂道的。”
司馬懿卻是感到肯定不是法正要投誠過來,應該是這段時間示好,暗中幫了法正不少,法正不愿意欠人情。
不過這也是一種好的進展。
沒有打消袁尚的積極性,“屬下這就去了。”
“去吧,好好喝一場,也是休息一下,明天就不必操勞了。”現在的袁尚,對于拉攏人心拿捏的也很到位。
可惜這人是司馬懿,表面上感激涕零,心里也沒把袁尚當回事。
便是拉攏過來法正,也想收為己用。
時夜。
司馬懿來到了法正的帳篷里面。
經過一番言語交流后。
果然發現,法正只是回請一下,還拿出來了袁譚賞賜的美酒。
司馬懿心里嘆氣,他也是給法正送東西,但沒收。想想也是,袁譚這里的東西更好。
司馬懿作為男人,也喜歡喝酒,“這是什么酒,怎么這么渾濁?”
法正一笑,“這叫泰山二十八天鮮活,是啤酒,渾濁是因為放了酵母和果膠。”
司馬懿還是很懂酒的,“原來是酵母和果膠,大公子那邊的配方就是玄妙。”
然后拿起自己面前的一瓶,拔蓋子。
沒扒開。
司馬懿臉一紅,就摸出來了匕首,要撬開。顯然,人家司馬懿的智商就是跟別人不一樣,知道用起子起開。
其實司馬懿也聽說過啤酒,有勇闖天涯,青島,嶗山什么的。搞的天下人都跑去青島嶗山,什么也沒發現,聽說這啤酒就是用起子起的。
法正急忙招手道:“仲達先生,不必這么費事,這是用擰的。”說完一擰,就開了一瓶。
司馬懿臉上火辣辣的,特么的,別的啤酒瓶子都是用起的,這泰山二十八天是用擰的。袁譚這新產品就是不一樣,應該是這種更好,所以不用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