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宮內中。
袁紹王位高坐。
下面是袁尚、司馬懿、楊彪、審配、逢紀、田豐、沮授、顏良、文丑這些心腹大臣。
還有清河崔家的崔林、太原王家的王柔、下邳陳家的陳珪,以及其他士族代表齊聚一堂。他們都是各地到來支持袁紹登基稱帝的。
“你大哥現在正在做些什么?”袁紹忽然問起了袁譚。
袁尚走了出來,道:“父王,倒沒有什么特別的事情,大哥主持的禪讓臺建設如期竣工,一切都很順利。”
袁紹點點頭,想來在自己登基這件事情上,大兒子是不會搗鬼的,畢竟這牽扯到整個袁家的大業。
不禁又有些小得意,他這個當爹的不稱帝,底下這些兒孫誰能登基?
顯然袁譚在土豆這件事情上還是很機密的。
袁紹看著下面這些支持他的心腹已經各地士族代表,現在一切準備就緒,就等著禪讓之禮,和隨之而來的登基開國大典。
“今天就到這里吧,通知文武百官明日來孤王這里早朝,討論一下典禮的各項細節。尤其是年號,你們回去自己琢磨琢磨,明天各自拿個章程出來。”
眾人聽到這里,心情再次奔放起來。
……
豎日。
唐王宮早朝。
隨著袁紹龍行虎步上了殿,額外多看了自己大兒子一眼。
“吾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文武百官見禮,并相信這千歲已經用不了多長時間了。
距離袁紹登基就剩下十天時間了,不見悠閑,反而更加繁忙。
袁譚也得到了通知來他爹這里上朝。
土豆的事情,真是震撼和激勵了整個神策府。
他蓄勢待發。
相信公布出來后,一定會在天下引發熱帶風暴一般的動蕩。
站在文武百官最前面,不動聲色。
“諸位愛卿平身。”袁紹現在已經很有皇帝的風范,微微揮手,淡淡道。
“謝大王。”呼聲在宏偉的大殿上回蕩。
起身后,無論是袁譚一派的官員,還是袁紹這邊的,都是敬畏的目光看著寶座上的袁紹。
這是即將成為下一任皇帝,并且還是開國皇帝的人。
由于袁紹的老爹袁逢在去年袁譚遠征江東的時候掛了,所以袁紹就沒有了劉邦的顧慮,就不是高祖了,而是始皇帝后,天下第一位太祖皇帝。
這時候,司馬懿站了出來,“大王,開國大典日期漸進,大王可想好了年號?”
一代王朝,有許多皇帝,許多年號。
尤其是中土沒有公元的紀年,全靠年號來紀年,人們才能算出從古至今經歷了多少王朝、多少皇帝、文明一共經歷了多少個春秋。
開國皇帝的年號,當然尤為重要。
袁譚心里活動,他爹都是要有年號的人了。想來肯定是一個威武霸氣的年號,也好千古流傳。
說不眼饞是假的,突然之間,還為自己想了好幾個年號。
袁紹肯定很是重視自己的開國年號,神情嚴肅道:“諸位愛卿,孤王倒是有幾個選擇,但很是愿意聽聽你們可有好的備選?”
這年號的事情,昨天袁紹已經交代下去了。
包括司馬懿在內,回家后皆是絞盡腦汁。要知道若能想出一個好的年號別袁紹所用,不單單是立功了,通過這個年號,被選中的人也跟著萬世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