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讓臺四周,數百萬人匯聚。
隨著漢朝皇帝劉協跪著呈上玉璽,袁紹抓住的一刻,禪讓就完成了。
不過儀式并沒有全部完成,可以說才剛剛開始。
緊接著,就是袁紹的開國登基大典。
數千儀仗放下了手中的旗幟,代表著大漢帝國四百年大典所有旗幟退去,緊跟著舉起了大唐王朝的旗幟。
幾十萬軍隊也是如此,放下舊的軍旗,舉起新的旗幟,從天空望下,過程是何等的整齊劃一和壯觀。
獨自在禪讓臺最高處的袁紹看的最是清楚,心潮澎湃,虎軀巨震。
旗幟如云,精銳的將士,身穿威武的盔甲,手拿鋒利的刀槍。數百萬民眾朝拜,即代表著大唐王朝的繁榮昌盛。
一個嶄新的時代從此走來。
這一刻,禪讓臺,就成為了封禪臺。
第一項儀式,當然是祭拜天地,告知上天。
二十層樓那么高的封禪臺,曠古爍今,給人一種直沖云霄,以登青天的感覺。
這時候,三十六位名士,手握竹簡,又有七十二位軍中上將,一起抬著一座巨大的神木鼎。
合為一百零八之術。
他們將神木鼎放置在最頂部,朝拜袁紹后,走下去環繞封禪臺各層。
緊跟著,有宦官擺放神案,放置天帝神牌,點燃香燭。
而在封禪臺四周,已經是青煙大作,東南西北,八個方位,也放置著八個巨大的青銅鼎。
與袁紹這里的神木鼎,合為九鼎之數。
煙霧飄渺之時,如同天庭一般。
袁紹拜在代表著天下的九鼎之前,手持香柱,禱告蒼天,曰:
“皇帝臣紹,敢用玄牡,昭告于皇天后帝:漢歷世二十有四,踐年四百二十有六,四海困窮,王綱不立,五緯錯行,靈祥并見。”
“推術數者,慮之古道,咸以為天之歷數,運終茲世,凡諸嘉祥民神之意,比有漢數終之極,唐受命之符。”
“漢主以神器冝授於臣,憲章有虞,致位于紹。紹震畏天命,雖休勿休。”
“天命不可以辭拒,神器不可以久曠,羣臣不可以無主,萬機不可以無統。”
“紹只承皇象,敢不欽承。卜之守龜,兆有大橫,筮之三易,兆有革兆,謹擇元日,與羣寮登壇受帝璽綬,告類于爾大神。”
“唯爾有禪,尚饗永吉,兆民之望,祚于有唐世享。”
隨著袁紹的聲音直達天聽,四周古樸的樂聲大作。
數百萬人跪拜在一望無際的中土大地上,仰慕的目光,萬千尊崇加于一身。
袁紹最后念道:“臣繼漢開國,于此祭拜上天。乞蒼天垂憐,佑我大唐蒼生!”
到了這里,祭拜天地就結束了。
司馬懿在封禪臺下,拜呼道:“祭禮以結,請陛下回宮,登帝位,昭告天下。”
這是接下來的儀式,去大殿之上,黃袍加身,接受百官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