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對一個國家的重要不言而喻。
如今的皇帝有三個兒子。
大皇子蓋世英豪,威加四海,功德布于天下。
二皇子老實巴交,與世無爭。
三皇子雖然功績不如大皇子,但也有很多可圈可點的成績。最重要的是,最得皇帝喜愛。
大唐王朝的太和殿。
崇禎皇帝袁紹高坐在龍臺上。
殿下,文武百官肅立,神情不見是喜是憂,內心早以翻滾。
袁譚心有所想,看某些人的神情,這太子恐怕不會是他。
三皇子袁尚激動不已,只要太子是他,那么,就代表著神策府的滅亡。忍不住看向他大哥,心想大哥,如今父王登基,九五至尊,你就更加沒有勝算了。
“跪聽宣讀。”
群臣拜倒在地,豎起了耳朵,等待大唐王朝第一位太子殿下的橫空出世。
此刻大總管德全內心澎湃,他以前是唐王宮的總管太監,現在是大唐王朝的總管太監。
看著手里的詔書,又看了看下面的大皇子袁譚。
大皇子必定是太子了吧,以后就是皇帝了。他是袁譚的人,屬于最機密一級的臥底。
更想當袁譚的大內總管太監。
當他打開詔書,當時就愣住了。
好在也是一個機警的人,趕緊就念了出來。
“崇禎元年,八月,皇帝袁紹詔曰,朕承天命,登九五之尊,撫育天下,不敢懈怠。社稷家國,必有太子,以承祖廟,建極四方。為太子者,當上體天心,下和人道,撫育萬民。三子袁尚,性情謙和,待人以誠,德才兼備,君子之道,堪當大任。今朕親授金印,立為太子……。”
詔書還沒有讀完,百官就震動了。
雖然袁紹袁尚這邊的官員早有預判,但真敢不立大皇子?
神策府的官員無不駭然,他們也早有預判,但真沒想到,當今皇帝登基第一天,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袁譚摸了摸下巴,微微冷笑。
這份詔書里面每一句夸贊袁尚的話里,都在暗示他這方面的缺失。
性情謙和,袁譚就是殺伐果斷。
待人以誠,都知道袁譚陰謀詭計,若是不然,也贏不了各路諸侯。
既然已經是殺伐果斷,陰謀詭計了,肯定就不適合德才兼備,君子之道了。
華歆等人咬牙切齒,心說若大公子謙謙君子,恭順帶人,這天下怎么打下來?現在咱們早就被別人打死了,現在打完了,滿手血腥,反而成為了某些人口中的罪孽深重,不適合治國育民,開始嫌棄了。
無恥……。王朗暗道。要知道當年打仗的時候,可是把袁譚夸的花一樣,反正官字兩個口,中土的話術博大精深。
袁紹面帶笑容,樂呵呵看著下面面無表情的長子。
兒啊,你肯定認為你是太子了。
但你不是。
爹承認這天下是你打下來的,但這天下最終不是你的。
只有袁譚下野了,袁紹才能夠真正掌握皇權大業,歷史上才不會說他只是一個躺贏的開國皇帝。
袁紹現在和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想法驚人的一致。
當初李淵還對天發誓會傳位給李世民。
他們都是有私心的。
更何況,他們都不喜歡這個兒子,并且特別喜歡另外的兒子。
現在袁紹終于當皇帝了,各方面大占上風,直如同忍辱負重臥薪嘗膽后,終于是要徹底爆發了。
首先就是立小兒子為太子,徹底打擊大兒子的威信。
詔書念完。
袁尚反而是第一個站了起來,面對群臣,負手而立,尤其是單獨走到了袁譚面前,俯身凝視,傲然道:“大哥,還不快快拜見本太子。”
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