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看著喜悅的百官,恨鐵不成鋼,一百萬兩你們就樂呵成這樣。你們知不知道,一百萬兩,怕是也沒有朕大兒子的九牛一毛。
他不知道袁譚掙得多,開銷也大,現在還沒他有現金。
今天朝會有一項重要的事情宣布,就是三位皇子,現在也是王者了,不能總是在家里閑著,要出來辦差。
當然要正式的任命一下。
于是袁紹口諭。
袁譚去管理司徒部。
袁熙去管理司空部。
袁尚去管理太尉部。
也就是說,袁譚主要管官員,袁熙主要管理民生,袁尚負責軍隊。
官員都是袁紹欽命的,從中就可以看出皇子間的深淺。
袁譚不動聲色。
百官們也知道任命大皇子就是走過場,畢竟大皇子都不出來辦差,弟弟們怎么好意思出來。
完成了這項大事后,袁紹又鄭重道:“諸位愛卿可有奏章?”
百官們對視一眼,他們都是昨天新任命的三公九卿各部官吏,今天的確沒什么事情。
然而,司馬懿走了出來,“啟奏陛下,如今四海升平……。”
他提出要裁軍,把軍費用在民生上。
“這是好事情,有人反對嗎?”袁紹說話了。
百官們震驚了,陛下您都說好事情了,誰能反對?并且,天下一統了,諸侯死的死逃的逃,果然不必要維持近百萬的軍隊規模。裁軍后,軍費省出來太多,開源節流,真是美哉。這果然是見好事情。
袁紹繼續說道:“司馬愛卿,你可有具體的建議嗎?”
司馬懿抱著朝板,無比鄭重,道:“國家需要維持一定的軍隊規模,大唐的精銳部隊不能動。”
眾人聞言紛紛贊同,不禁刮目相看,明顯不是胡亂建議,而是深思熟慮。
司馬懿繼續說道:“裁軍的話,主要是地方駐守部隊。要知道統一前,和諸侯的邊境漫長,地方部隊編制很龐大。尤其是雍涼、西川、荊州、江南的地方部隊,微臣建議,裁撤神策軍二十萬人,其余駐守部隊十萬人。”
百官:(⊙o⊙)啊!
袁譚正在想著從什么地方搞錢,聞言:〔⊙〔工〕⊙〕,駭然。
司馬懿又道:“統一戰中,精銳部隊有許多損失,還需增加十萬人的編制。”
百官:【⊙_⊙】
袁譚:╭⊙ō⊙╮
神策軍也屬于地方守備部隊,要裁撤二十萬。
而當時袁紹大敗,赤壁損失了那么多人,所以袁軍反而要再次增加十萬人主力部隊的編制。
袁譚一聽,這什么為了民生裁軍,這分明就是裁他。
臥槽這能干?
……
袁譚正在想著去什么地方搞一百萬兩黃金購買造船術的腦細胞輸入技術。
這邊他爹串通一氣,要裁他的神策軍。
“譚兒,你盡快拿一個裁軍的章程出來。”袁紹坐在三層樓那么高的龍臺上,俯視下去,淡淡道。
開國皇帝的他,越發得意。這才登基沒幾天,就把他大兒子壓制住了。隨著在位時間越來越長,他這個大兒子,絕對翻不出手掌心。
大殿上全是袁紹的人,此刻幸災樂禍看著這位大唐的大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