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貪狼族長,確實是好人吶。”
“是啊,竟然沒有吞并,而是選擇將其作為附庸,這該放棄多少好處?”
“有一說一,若是我的話,就直接吞并了,豺狗部落將徹底從霧谷中消失。”
百足部落的族人,都對古初的大度稱贊不已,你一言我一語,不知不覺中,對貪狼族長的感觀已然極好。
由于英雄大會,霧谷中的部落戰事實在太常見了,每一秒過去,霧谷中幾乎都有無數戰事打響與落下。
光是貪狼部落附近,統共五個部落,在百年內就互相開戰了數百次,戰爭的頻率在霧谷乃至北原都極為繁多。
所以,當聽聞貪狼部落打敗了豺狗部落,眾人只會去好奇貪狼部落是如何做到的,而并不是貪狼部落為什么要開戰,因為在霧谷乃至北原,部落之間開戰幾乎沒有理由,或者理由實在太多。
資源,人口,地盤,英雄大會,秘藥,圖騰....
部落戰爭中,勝者部落將敗者部落奴役,吞并,附庸,覆滅等等也很正常。
吞并和附庸也有很大差別,吞并乃是徹底將敵方部落戰士殺盡,普通族人強行充入自家部落,如殺雞取卵般的增強自家部落底蘊。
部落被吞并之后,就徹底失去希望,將在霧谷里除名,一生積累成他人嫁衣。
而附庸關系,就溫和許多了。
往往是因為兩個部落之間實力相差不大,一方并不想大費周折開戰,于是許出諾言,以種種重利邀請另一方加入自己部落。
附庸一般是互相敵對的部落之間的權衡之舉,附庸某個部落后,就無法參加其盟軍,只是與單個部落所綁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而合縱連橫則不同,通常是某個部落想要參加英雄大會,便去邀請其他關系不錯的部落加入,若是邀請成功,便是合縱連橫,成為盟軍的一員。若是邀請失敗,實力強大的邀請方會選擇開戰,讓對方認清局勢,只能加入盟軍,或者成為自家附庸。
讓百足族人感到驚訝的地方就在這了。
像豺狗部落,鷹眼部落這種,都是與貪狼部落長期為敵的,更別說豺狗夜襲被反殺,族中全部戰士死盡,再無抵抗之力。
貪狼部落應該是將其吞并,讓豺狗部落從霧谷中除名才對,可貪狼部落卻選擇將其作為附庸部落。
這無疑給了豺狗部落,鷹眼部落復興的希望。
貪狼部落所行,無疑是胸襟開闊,大義凌然之舉。
再加上,現如今貪狼盟軍的軍力強大,去參加英雄大會的確夠格。
一時間,百足族人腦中冒出一個想法:“若是我族現在決定加盟,會不會受到貪狼部落的厚待?”
越來越多的百足族人開始思考這個問題,自家部落弱小,若是能搭上貪狼盟軍這條船,不僅能幫扶自家部落一把,還能讓許多熱血的年輕人去參加那傳聞中的英雄大會!
英雄大會!
無數的傳聞從小聽到大,無數的英杰在其中攪動風云。
那可是每個有野心的年輕人都想去參加的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