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都沒有說話,不過他們清楚,不能讓徐光啟自己一個人上。
徐光啟的風評確實不好,這一次的事情也是他的態度最堅決。
但卻是有一點他們都知道,那就是陛下對徐光啟的看重。一旦讓徐光啟自己頂上去,他們幾個在陛下眼里成什么了?
“還是聯名吧!”孫承宗沉聲說道:“既然是我們商量出來的結果,那就聯名吧。”
說著,孫承宗轉頭看向了韓爌,面色嚴肅的說道:“如果可以的話,可以由我來草擬。一旦陛下同意之后,就可以行文給百官了。”
“還是我來主筆吧!”韓爌伸手向下壓了壓,面無表情的說道:“我是內閣首輔,這件事情我來做最合適,你們也不用再你爭我奪了。等我寫好了之后再讓你們看,然后你們再把名字署上。”
這不是韓爌真的非要寫,也不是不相信他們,而是他自己必須要寫。
看起來這是一個非常怪異的行動,對于外面的人來說。這或許就是在獻媚陛下。
可是在陛下那邊看來,這就是有沒有擔當的問題。
如果你沒有替皇帝背黑鍋的想法,那么你這個官也不用做了。
韓爌是內閣首輔大學士,在這樣的時候,他必然要走在最前面。
如果讓別人主筆,那么把他放在哪里?韓爌絕對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幾個人見到韓爌的態度堅決,也就沒有再說什么,全都點了點頭,算是認同了韓爌的說法。
“那今天就到這里吧。”韓爌最先站了起來,又說道:“回去各自忙碌吧,等我把東西寫好之后會給你們看。”
四人剛想散開,外面突然有一個人走了進來,見到四個內閣大學士都在場之后,躬身說道:“諸位大人,宮里面剛剛傳出來消息,陛下召見。”
四個人皆是一愣,隨后連忙問道:“不知道都召見了誰?”
“回大人,下官不知,宮里面來傳話的人并沒有提到。只是說陛下要召見四位大人。”男人連忙躬身說道,低著頭,態度很是恭敬。
四人也沒有再追問,既然沒有說,問了也是白問,索性就去看看吧。
于是四個人一起向著外面走出去,他們一邊在心里琢磨陛下召見他們四人是為了什么,希望不是因為剛剛商量的這一件事情。
紫禁城。乾清宮。
朱由校面無表情的坐在龍椅上,等待著其他人的到來。
事實上,除了四位內閣大學士之外,朱由校還叫了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禮部尚書沈庭筠。
等到人都到齊了之后,朱由校緩緩的開口說道:“今天把諸位愛卿找過來,是有一件事情想聽聽諸位愛卿的意見。”
“昨日朕收到了一份密報,京城之中居然有學子互毆。這種事情原本并不用上報,畢竟他們打架頂多算是有辱斯文。”
“可是他們打架的原因倒是有一些意思。打架的雙方,一方是叫宋應星的學子;另外一方則是叫魏大中,是高攀龍的學生。”
“在動手之前,他們還進行了辯駁。其中那個叫魏大中的提出了一個說法,那就是只有在孔廟之中的圣人的學問才可以被講學。朕覺得這件事情很有意思,所以想問問諸位愛卿的意見。”
“看過他們爭吵的內容之后,朕反而覺得他們說的有一定的道理。天下的學問,如同黃河之沙,我大明的士子們應該讀什么,的確是一件需要好好斟酌的事情。”
“前些日子朕說禁止私下講學,禁止亂辦書院,現在朕覺得規矩講學更合適一些。所以想和諸位愛卿商量商量,看看這件事情是不是可以做一下。”
“如果可以的話,商量商量看看誰能夠在孔廟之中繼續留著,或者誰能夠進入孔廟,又或者誰要搬出孔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