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主流還是實心的鐵彈,依靠發射出去的慣性殺傷敵人,也是用來破密集陣型的,也沒有后世那么強。
這種新設計的開花彈,目的就是為了配合新式的膛線火炮。
畢懋康在這上面花了不少的心思,因為為了配合膛線火炮,圓形的炮彈肯定不行了。可是如果采用長型的炮彈,那么它就不會落地滾動,實心也就沒有了意義。
所以需要采用新型的炮彈,來搭配膛線火炮。采用的就只能是開花彈。
為了盡可能的提升開花彈的威力,畢懋康他們還在火藥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比如使用顆粒火藥、提高原材料的濃度,盡可能的使火藥的威力更大,爆炸產生的碎片更多,以增加炮彈的威力。
現在這種炮彈已經是畢懋康他們能夠做出來最好的了,造型類似于后世的米尼彈,因為有膛線,所以準確性也能夠得到保證。
朱由校快速的走到火炮的后面,仔細的看了起來。
這其實是一款后裝炮,設計靈感來自弗朗基炮,與后世的定裝火藥炮彈的后裝炮區別還是很大的,看起來也遠沒有那么精巧和好用。
火炮后面有一個炮腹,每一次都要往里面裝發射藥,然后用火引燃發射藥,將前面的鑄鐵開花彈推出去,同時會引燃開花彈尾部的引線。
炮彈飛出去之后會在空中燃燒,然后落地爆炸。
這玩意、朱由校覺得可靠性也不高,但這卻是一個方向。
當然需要攻克的難題就是金屬定裝炮彈了,只要能夠解決了金屬定裝炮彈的問題,威力肯定能夠再上一個檔次,射速肯定也更高。
即便是如此,這款火炮在這個時候也是足夠先進的了。
“放一炮試試吧。”朱由校看著畢懋康說道。
畢懋康連忙對著不遠處著了著手。
兩個人快速的走了過來,他們開始對火炮進行裝填。
首先是把炮彈從后邊塞進了炮管,然后將炮腹里面放上紙包著的發射藥。
在得到了朱由校的允許之后,畢懋康親自走過去,用火把引燃了發燒藥。
隨著轟的一聲,硝煙瞬間升騰而起,炮彈瞬間從炮筒里面飛了出去,隨后帶著一道白線落在了地上,發出了轟隆一聲。
瞬間土石飛濺,煙塵四起。
朱由校看到這一幕之后,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轉頭對畢懋康說道:“過去看看有多大的威力。”
事實上,這種設計是很死板的,因為發射藥的多少,就決定了發射的距離。
同時發射的距離又決定了炮彈之中引線的長度,也就決定了爆炸的距離。
如果要想往近處打的話,可能落地之后還沒炸,需要稍微等一等。
不過這些毛病或者缺點,與它能夠造成的威力來說,就不是太重要了。
聽到朱由校要過去看看,眾人也不敢怠慢,連忙跟著過去。
等到一行人走到彈坑前面的時候,朱由校已經先走到那里了。
看著眼前爆炸的彈坑,朱由校發現這種炮的威力并不大,只炸出了一個一米都不到的坑,更別提有多深了。
但是周圍擺放著的稻草人上面插滿了爆炸崩開的碎片。這讓朱由校很滿意,這種火炮就是靠爆炸出來的碎片來殺傷敵兵的。
畢懋康仔細打量著自家陛下的神情,似乎怕陛下不滿意,他連忙在一邊說道:“陛下,這是百工院設計的口徑最小的火炮,如果加大口徑的話。那么威力就會更大。”
朱由校看了一眼畢懋康,笑著說道:“那重量也會更重。”
更大的火炮,更多的發射藥,更大的炮彈,自然威力就更大。當然了,它也就會越重,在這個時代運輸起來也就越麻煩。
運輸問題如果解決不了的話,那么其他的都白扯淡。大家伙只能用來守城,不過它的守城效果應該比其他的火炮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