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把這件事情交給愛卿來做,希望愛卿不要辜負朕的期望。”
孔尚乾已經被朱由校的計劃震驚了。
陛下原來要搞這么大的事情?這需要用多大的人力和物力?需要用多少錢?
真是大手筆!
孔尚乾連忙說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盡心竭力!”
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如此,就最好不過了。你的家人進京之后,已經給你們安排了一座宅院。雖然不是很大,想來已經夠用了。你們先住著吧。等到衍圣公府建造完成,你們再住進去也不遲。”
“是,陛下。”孔尚乾連忙答應道。
“行了,這里沒有什么事了,你退下吧。回去之后,好好的安頓家里,有什么事情可以提出來,朕都會一一幫你們解決。”朱由校看著孔尚乾,語氣溫和、笑容燦爛的說道。
對于孔尚乾,朱由校還是很看重的,這是他接下來一段時間非常需要重用的一個人。
書院的改革正在推行,各地暴露出來的問題也很多,甚至彈劾的題本也不少。
其中暗自索賄、侵占土地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官商勾結、暗中牟利這樣的事情也不少;甚至有官員和讀書人暗中朝皇家書院伸手,暗中拉幫結派,想要維持以前的書院體系。
這種事情一直都有,朱由校也一直都能收到秘報,他卻沒有管。
原因很簡單,朱由校在等這件事情完成。書院改革完成之后,才是他動手的時候。事后的清算先不提,如何調整方向,還須要孔尚乾來。
現在孔尚乾已經進了京城,朱由校下一步計劃也能夠提上日程了。
轉頭看向陳洪,朱由校說道:“前幾天畢懋康是不是要覲見?”
這位大明百工院的實際掌握人,在朝廷當中也算得上有名,只不過離位高權重還差很遠。
但是在朱由校的心里面,畢懋康是他真真正正非常看重的人才。所以在畢懋康要覲見的時候,朱由校第一時間便知道了。
只不過這兩天有些不太方便,在得知沒有什么太急切的事情之后,朱由校就沒見畢懋康。
不過這一次不一樣,孔尚乾已經進了京城,朱由校的新城計劃也可以提上日期了,也是時候見一見畢懋康。
朱由校說道:“你安排一下吧,明天見見他。”
“是,皇爺。”陳洪連忙恭敬的答應道。
隨著孔尚乾進宮見了朱由校,關于新城的事情便流傳了出去。
一時之間,整個京城上下傳得沸沸揚揚,所有人都在議論這件事情。
讀書人覺得這是一件盛事。大明文教圣地,這樣的地方誰不想見證?
當今陛下弘揚文教之心,當真是曠古爍今。
那些反對書院改革的、在書院改革之中亂跳的,當真是心懷叵測,這樣的人就應該抓住打死。
這樣的輿論環境很快就形成了,主要是這里面有不少水軍在上躥下跳。這些水軍自然就是朱由校安排的人。
現在這些水軍的日子可以說的上是如魚得水,與后世的水軍不同。后世的水軍還要與人掐架,現在這個時候的他們根本就不用和人掐架。
如果有誰的言語表現得很激烈,或者做出了什么過激的行為,不好意思,東廠一日游。
游進去之后,解釋清楚還可以;解釋不清楚,那就要治罪了,搞不好都要脫一層皮。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水軍很快就掌控了上游,輿論方向也有了改變。
雙管齊下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不過比起這些人來說,勛貴們還有商人們盯上了新城的土地。
說白了,那里將會是一個發家致富的好地方。不說其他的,單單是書院的學子、五湖四海匯聚到這里的讀書人,那都是有錢人。
新城必然會是做生意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