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這個時候了,二戰都不行。大清想要生產步槍、蔣光頭想要生產步槍,那全都要引進生產線。
想靠自己仿制?
簡直就是癡人說夢!煉鋼煉鋼不合格,各種工藝也不合格,搞什么?
火繩槍和燧發槍那都是前裝火槍,跟現在自己用的后裝槍就是兩碼事。
單單是一個金屬定裝彈藥,那就費了多大的勁?哪有這么容易搞出來?
在這一點上,朱由校非常有信心。等朝鮮搞出來,大明早就已經更新換代了。
朱由校說道:“給咱們的人用,朕也不是沒想過。可是你要明白,皇家親軍現在用的這些,如果不給地方軍隊的話,恐怕會引起他們的不滿。到時候邊軍和親軍對立,這就不好了。”
朱由校考慮的事情其實只是簡單的考慮,根本就不是什么原因。想用這一點說服孫承宗,那根本就沒有希望。
因為保持中央軍隊的裝備和地方軍隊的代差,這種事情做起來也不是一次了,而且不光光是大明在做,是歷朝歷代都在做。
干得最絕的就是宋代的禁軍和廂軍,那完全就是兩個東西。
再不服氣,鬧出過什么矛盾?
那根本就不存在。只要每年從地方上把人抽調到親軍里面,保持這種流動性,那就絲毫問題都沒有。
孫承宗也大概明白了,陛下這是看不上那些東西,不想給自己國家的軍隊裝備了。
不過他也能理解,如果這些老舊的東西能夠賣出去的話,那肯定不是一個便宜的價格。
用這些錢來做新裝備,這不是很好嗎?何必再用這些老舊的裝備?
新裝備肯定會讓更多人喜歡。
“那一切就聽陛下的。”孫承宗點了點頭說道:“臣回去之后就會拿出一個章程來,看看具體的價格。到京城先清點一下庫存,看看能夠拿出多少東西來賣給他們。”
朱由校點了點頭,溫和的笑道:“如此甚好。”
“不用太在意朝鮮國王李綜。這次朕回京城的時候,準備把他也帶著,讓他到大明的京城去看一看。至于說什么時候回來,那就等把事情談完再說吧。”
朱由校這么干,其實有一種綁架人質的嫌疑。
如果李綜到了京城之后朝鮮鬧出什么亂子,有人造反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大明就有了更好的借口出兵朝鮮。
幫你平定叛亂,這是多么好的一個理由啊!
到時候李綜肯定會求著大明,而大明的軍隊進朝鮮之后,就沒那么容易出來了。
孫承宗和朱由校商量完了這件事情。也算是明白了陛下的想法。既然明白了想法,沒什么太大的影響,那也就不用勸諫了,回去好好的準備就行了。
“如果沒有什么其他的事情,那臣就告辭了。”孫承宗直接說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么,目送著孫承宗離開。
孫承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