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這艘船的動作很慢,因為航速沒起來;即便是航速起來了,依靠風力和人為的動力,這速度也快不了多少。畢竟體積太大,掉頭都很困難,跑起來的速度也沒有多快。
朱由校站在船頭上,心情還是有點復雜。
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用上蒸汽機的鐵甲船?
相比較起來,那才是劃時代的產品。
強大的動力、更快的速度、更強的防御能力,搭配上大明現在的火炮,絕對是航行海上的存在。
現在大明朝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瓶頸,制約大明朝發展的這個瓶頸,其實就是蒸汽機。
說白了就是缺少一個可持續性的龐大動力系統。
而對于從后世來的朱由校來說,他知道解決的辦法,那就是蒸汽機。
去年東廠和錦衣衛那邊終于有了消息,他們從葡萄牙人那里搞到了橡膠的種子,已經種下去了。
有了橡膠,才能夠解決蒸汽機的氣密性問題。
蒸汽機這種東西,如果漏氣的話,那就很麻煩。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想要制造蒸汽機根本不可能。
事實上,百工院那邊已經搞出了蒸汽機原型機,但是問題還很多,短時間內取得突破性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大明朝想要解決這種持續性的龐大動力,可能還需要再等一等。
一旦大明朝首先搞出了蒸汽機,那么鐵路、火車、鐵甲戰船這些都將會提上日程。
以大明朝現在的體量,這些東西會給大明朝的騰飛插上翅膀。到了那個時候,那就真的是龍飛九天了。
朱由校站在船頭思考這些問題,周圍根本就沒有人敢上來打擾。
甚至他們說話的聲音都小很多,生怕打擾到皇帝。
半晌之后,船才駛出了港口。
朱由校也回過了神。
當大船在海上開始航行,速度就漸漸上來了。
朱由校拋棄了那些悵然若失的想法,開始四下看看,臉上都是饒有興趣的模樣。
大明朝的皇家水師雖然還沒有進行過遠洋航行,但是已經進行過訓練和學習了。他們有葡萄牙人做師傅,進步還是很快的。
要知道,東廠那邊前些年就把澳門的葡萄牙人弄到天津不少,這些葡萄牙人這幾年在這邊可沒少幫忙。
當然了,朱由校也給了葡萄牙人不少錢,都是真金白銀。
一方面是生死危險,一方面是真金白銀的誘惑,在這種事情上,做選擇似乎不是太難的事情。在這個時代滿世界跑的這些殖民者,節操這種事情就不用想了,這些葡萄牙人很盡心盡力,在造船廠那邊也幫了不少忙。
澳門的火炮工廠在前期也為大明提供了不少的助力。畢竟他們是做生意的,誰買火炮他們都賣,要不然鄭芝龍他們船上的火炮都是哪來的?
這些葡萄牙人給了大明很大的幫助。當然了,他們想離開大明估計是沒戲了。
參與了大明的軍事基地建設,造船廠、火炮工廠都有他們的身影,想離開肯定沒戲,朱由校是不可能讓他們走的。
事實上在葡萄牙人生活的周圍,東廠和錦衣衛早就安插好了眼線,甚至連這些人的后事都已經安排好了。
等葡萄牙人死了,專門安排一個墓地給他們,就叫中葡友好墓園,把他們的事跡刻在門口的大石碑上、記在史書上流傳下去。
至于怎么記載,那朱由校實在是太有經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