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臉色有些發黑的中年男人,因為常年在船上行走,皮膚有些粗糙。
此時,他穿著木屐坐在船頭上,臉色有些難看。
這個人就是鄭芝龍,現今整個大明最大的海外勢力。
由于這些年大明一直都在開放海外貿易,朱由校對這些事情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且內務府這幾年開始大規模的組織貨源,所以對外貿易一直都很完善。雖然稅收不多,朱由校的錢卻一點沒少賺。
尤其是內務府那邊,這兩年可以說是一直都在賺錢。借著這股東風,海外的海貿商人因為這個時機也賺了不少錢,其中自然就有李旦等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勢力也逐漸膨脹了起來。
在面對這些人,就連荷蘭人都一點戰斗力都沒有,都快被排擠出去了。荷蘭人想要在大明和倭國之間做生意,還要給李旦他們交保護費。
原本大家都很好,相安無事。只不過隨著李旦的去世,矛盾就逐漸凸顯了出來。
當初李旦有一個非常好的結拜兄弟叫做許心素,這種結拜兄弟,除了情感,更多是利益上的相結合。
李旦在日本建立基地、組建團隊,打造臺灣基地,擴充自己的武裝力量。
許心素在福建的泉州勾連商戶,大規模的組織貨物給李旦,讓他販賣出去。
說白了這個時期的許心素就是泉州一帶最大的走私商人,他有渠道,可以把所有的貨物整合在一起運送出去。雙方合作的也非常愉快,可以說是一起都發了大財。
可是在幾年前,李旦死了。他無兒無女,將所有基業都交給了鄭芝龍。
鄭芝龍可以說是一飛沖天,他不斷地從福建等地收攏難民送到臺灣去開墾田地,還在日本擴大產業基地,通過貿易不斷的擴充實力,使得整個航線上都是他的船隊。
到目前為止,鄭芝龍已經擁有了一千多艘戰船和貨船,實力龐大;還在倭國,以平戶島為中心,建立自己的基地。
這幾年雖然開始大規模的往臺灣轉移,但是在倭國還是保有很大的力量。最關鍵的一點,這里是他的原料產地。
很多貿易鄭芝龍也是在這里進行的,還能夠在這里招收武士,為他所用。
鄭芝龍在這里還和眾多的權貴政要交好,甚至在幕府里面都有關系,還娶了倭國權貴的女兒,通過聯姻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原本這一切進行得都非常順利,直到許心素他們兩個人翻臉。
說起來,許心素也是一個野心勃勃之輩。以前他是李旦的結拜兄弟,兩人在合作上非常要好,在這方面也沒有出過什么太大的問題。
等到鄭芝龍接位之后,許心素就很不滿意了,他覺得李旦去世之后這個位置應該是自己的,鄭芝龍是什么東西?他也配?
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的矛盾就越積累越深。
許心素也想著拉支船隊,所以他勾結了荷蘭人。
由于荷蘭人急需與中國貿易,以及獲得日本航線及總公司急需的生絲等物品,許心素多次獲得荷蘭人預付購買資金的待遇,金額多達數萬兩。
這些資金不但說明荷蘭人對許心素的信任,也說明了許心素的生意規模和在當時臺海貿易中的地位。
許心素也沒有讓荷蘭人失望,他積極運用自己的大陸商業網絡,曾在得到荷蘭人預付資金后,一次性給荷蘭人運去二百五十擔生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