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若言與風臨一前一后,速度很快劍招威力更強的丁若言負責主攻,而有著純罡真氣護體的風臨則承擔了輔攻的角色。
雖然威勢有所不及,但開啟了風神罡體之后,即使風臨不刻意催動,他的真氣也會自動轉化為護體罡風圍繞周身,擴大劍的打擊面積,給怪人更強的逼迫。
這邊丁若言敢于放棄防御和躲閃直接與怪人對攻,正是因為風臨的劍已經逼近了怪人的脖頸。
似乎是忌憚風臨的攻擊,怪人最終還是放棄了直接與丁若言對拼,選擇了退讓。他雙腳用力猛蹬,強行扭曲著身子躲開了二人的攻擊,并以細長的雙臂格擋住周身要害,順利地完成了受身。
丁若言和風臨一擊不成也完全沒有氣餒,馬上追擊了過去。驚雷劍訣和風神罡體都強調速度和身法,因此雖然在絕對實力上有所不敵,靠著二人的相輔相成,也能對怪人形成極強的壓迫,不斷刺出的劍招如雨點一般落在怪人的身邊。
真正打起來丁若言二人才發現,這個高大怪人的速度和力道都比想象得更加強大,在成長的過程中,丁若言二人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強橫的對手。二人靠著孤注一擲狂風暴雨似的進攻這才得維持住了局面。
越是生死存亡之際,二人所發揮出的潛在能力便越強。此時二人所發揮的戰力都已經遠超平時的水平,在不斷地戰斗過程中二人都已經進入了無我之境,心無旁騖,只專注于與怪人的對決之中。
而另一方面,在秋暮的指揮之下,剩下的弟子們也沒有閑著。他們以宗族為單位分散開來,每一組負責對付一個單獨的怪人,并且配有一兩個風家或是驚雷劍宗的弟子,以確保能夠對怪人造成殺傷。
風家和驚雷劍宗的弟子進行主攻。雖然劍氣對怪人們無效,但在秋暮的提醒下,其他宗族的弟子們也懂得只運用真氣強化自身的速度和力道,在一旁提供幫助。
至于驚雷劍宗和風家的幾位實力最強的弟子,則負責之前出現過的三個氣虛境巔峰左右實力的怪人們,依靠著人數優勢,雖然無法占到上風,但總算也能僵持住局面。
面對怪物們驚人的身體能力,平衡仍舊能保持住的重要原因便在于秋暮的指揮和調度。
在秋暮的全面控制之下,漫天的飛劍得以同時支援數個戰場。兩儀劍氣對怪人的威脅是巨大的,幾乎瞬間就能將怪人的身體切成兩半。在面對秋暮的飛劍陣之時,一般的怪人們極少可以分出精力進行抵抗,只有被飛劍不斷收割的命運。
哪里出現危急情況,秋暮的飛劍便會去向哪里幫忙解圍。靠著這種危機平均化的做法,整個戰場在秋暮的掌控下逐漸趨于平穩。
但對秋暮本人來說,他的情況卻不算好。太極劍陣對陣眼中的借勢之人要求極高。為了維持劍陣的穩定,幾乎每個呼吸之間秋暮都要消耗大量的真氣。
雖然怪人的數量在不斷減少,一個接一個地被秋暮的飛劍斬下頭顱,但秋暮的真氣儲備也已經瀕臨極限了,此時已經是咬著牙在支撐著。
攻堅戰變成了持久戰,現在要比的就是哪一方更有韌性。
如果秋暮可以支撐住,將外圍的怪人們陸續清理干凈,眾人便可對最后幾個最強的怪物形成圍攻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