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劍橫在脖頸之上的瞬間,劉昶熙的心里想了很多很多。
這個決定有多么艱難,劉昶熙自己心里很清楚。身為太子,要放棄皇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放棄皇位就意味著自己一輩子都要遠離洛京,遠離權力的中心,也許被發配到什么偏遠地帶,還時刻有人嚴加看管,此生都要過著囚犯一般的生活,連精神上的自由都會徹底失去。
劉昶熙當然不想死,但與其那樣行尸走肉漫無目的地活著,有時候死反而是一個更輕松的選擇。
與其寄希望于一些虛無縹緲的奇跡,還不如大方地投子認負。
就當劉昶熙的劍鋒劃破脖頸處的皮膚,冰涼的觸感還未持續多久,劉昶熙便感到,自己的劍無論如何都無法再向前移動分毫了。
“麗,你這是干什么?”劉昶熙當然知道發生了什么,他手中的劍在劇烈地顫抖著,無論他如何使勁,也沒有可能勝過修為極高的麗。
麗沒有回答,但劍身上傳來的力道已經充分顯示了她的決心。
她不想讓劉昶熙死。
“我已經下定決心了,麗,眼下大局已定,不要再有新的流血和犧牲了。”劉昶熙嘆了口氣,無奈地勸說道。
“太子殿下,即使是這樣,您也不需要自刎啊!”一旁的右相李牧走上前來開口道。
李牧看著此時的太子,一時間也不免有些唏噓。
對李牧來說,他是看著劉昶熙長大的,之前相處的過程中也無數次地在劉昶熙的身上看到當年自己忠心的那位驚才絕艷的長公主的影子。
劉昶熙和劉靈犀身上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這一點李牧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也正因認可了劉昶熙的天資,李牧才會愿意竭盡全力地幫助他登上帝位,也算是了卻當年心中的遺憾。
可李牧自己萬沒想到,有一天長公主竟然會和太子站上了對立面,為了皇位相互爭斗。
長公主的才華無需多言,李牧早已發自內心地佩服。可劉昶熙又像是李牧自己的學生一般,在劉昶熙成長的過程中,李牧一直試圖將不少長公主當年的理念灌輸給他,希望他能夠繼承長公主的衣缽,當一位福澤天下的明君。
直到今天李牧才算明白,人世間有些抉擇要比單純的生或死來的更為困難。
好在今日長公主已經基本掌控住了局面,二人已經分出了勝負,自己也無需再去承擔選擇的重負了。
既然如此,保下劉昶熙的命,就成了眼下的當務之急。
“李牧大人,您難道還看不明白眼前的情況嗎?還是說您覺得,比起死,受盡屈辱失去自由地活著才更有價值?”劉昶熙語氣冷漠地說道。
“不會的,長公主殿下宅心仁厚,與你也算是血緣至親,不會做出那么決絕的事情。今日事情已經結束,不該再有更多的流血犧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