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孔雀羽材質的漂肚,除了外面相對堅硬的外殼纖維部分之外,絕大多數的內瓤被掏空了。
整個漂肚內部,呈現一個巨大的空腔。
對臺釣立式浮漂稍微有點了解的釣魚人都知道一個最基本的初中物理學概念,浮漂的剩余浮力等于漂身排開水的重力減去本身材質自重。
在這個基礎公式推導下,同等排水體積的浮漂,自重越輕,那剩余的浮力就越大。
換句話說,如果是同等吃鉛量的浮漂,自重輕的那款,排水體積肯定也就越小,對應著越靈敏。
市面上超過九成九的浮漂,不管任何材質,漂身中間都是實心的,稍微講究一點的,打孔粘合的時候用的膠水好一點,自重輕一點。
而像孔雀羽這種天然存在的材料,正常的制作工藝都是六瓣或者八瓣拼起來的,中間縫隙需要涂抹不少膠水,無形當中制作難度就會更大。制作成本自然也要高一些。
正常來說,孔雀羽浮漂,就是市面上高端浮漂的代名詞。
可是就這么一款重量很輕,但是強度很小的特殊材料,竟然可以做成中空的樣子,大大減輕浮漂的自重。
這樣的制作工藝在目前的市面上是絕無僅有的,就算有老師傅能勉強做出來,也無法保持浮漂的外部形態固定,隨便放置一段時間,自己就變形損壞不能用了。
可是岳峰現在手里拿的浮漂,漂形狀非常規整,破開之后可以看到碳腳跟玻璃纖維完美對接,同心度百分百。
漂肚中空,油漆也是特殊調制擁有視覺放大效果的特殊配方。可以這么說,所有能想到的提升浮漂靈敏度的細節,在這支浮漂身上都體現出來了。
高清鏡頭下,把中空的材質細節給水友們看了一遍,直播間質疑的聲音大大減少。
“臥槽!中空的?”
“這是孔雀羽?孔雀羽啥時候強度那么大了?中間挖空不會變形嗎?”
“剛才吐槽浮漂貴的人呢?粗來啊,你們追捧的什么阿盧黃金眼,能做到這種工藝嗎?”
“峰哥有點急眼了,為了讓大家知道東西好,直接親手毀壞了一支漂,太可惜了,其實沒必要的!
只要看過你直播釣魚,那出口情況都是心理有數的,再說只有五千套,能搶到都算運氣了,跟那幫不識貨的家伙有啥好計較的!”
“都別要才好呢,哥們來一套,不行,兩套!下次有這種好事兒還不知道啥時候呢,懂的自然懂,感覺價格貴的,你們可別搶啊!”
“不就是中空的嗎?有啥了不起的!瞧你們一幫人捧臭腳,還五千套不愁賣,這么貴的價格能賣光,老子倒立吃翔!”
總有鍵盤俠為了彰顯存在特立獨行,倒立吃翔賭注都甩出來了。
就在公頻亂作一團的時候,尋水釣具的寧大頭,盯著鏡頭上的浮漂橫切面,滿臉的難以置信,就連嘴上叼的香煙煙灰都老長了。
尋水釣具起家就是靠的給別的品牌代工中高端浮漂,所以做浮漂寧大頭也算專業人士,對蘆葦,孔雀羽這些高端漂材的性能了解遠超普通釣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