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擦?皮筋顆粒?”
“666666,冬天大棚里的魚竟然也認皮筋顆粒!長見識了!”
“看剛才出口的動作,這魚認顆粒老扎實了!”
岳峰:“事實證明,釣無定法,適者為佳這句話在釣魚活動里是絕對的真理!
都說冬天的魚口差,張不開嘴,誰能想到呢,吃顆粒吃的這么溜!差一點都把鉤子深喉吞到嗓子眼里了!”
“這是咋回事兒啊峰哥?不是好多釣魚高手大師都說冬天的鯉魚,需要補充蛋白質,認紅蟲嗎?”
“同好奇,說實話超出我的認知范圍了,平常夏天釣魚我都很少用皮筋顆粒,總感覺這玩意不太靠譜!”
岳峰解釋道:“以前玩黑坑給大家直播的時候,也提到過這個問題,現在直播間里好多后來關注的兄弟,咱們今天就再說一次!
投放的商品魚,其實養殖方法也是有所差異的!這些差異,就會影響到魚長大之后的攝食習慣。
比如說有的在水塘里精養,每天投放飼料!還會補充一些豆粕,酒糟之類的餌料減少成本。
這種環境養大的魚,對顆粒狀的飼料,還有散落狀的酒糟等都很敏感,拉回來投放到黑坑當中,顆粒散炮都認的挺好。
還有一部分魚,各種糧食副產物喂養的比較多,基本不投放飼料,這種魚對顆粒狀的餌料就不太敏感。
但是這兩種魚,正常生活長大的環境當中,都是有紅蟲這種常見的自然飼料存在的,生長過程當中,可以自然攝入得到,所以用紅蟲也會給口,吃的也不錯。
這時候可能有兄弟要問了,有不認紅蟲的養殖魚嗎?
有!今天咱們釣的這場魚,我判斷,很大的概率就不認紅蟲!
有沒有人猜出來,它們是咋養大的?發動你們的腦筋,五秒鐘之后揭曉答案!”
這問題,還真把普通釣友們給難住了,會釣魚的有,但是懂養魚的畢竟是少數,說啥的都有,但愣是沒人猜到點上。
五秒鐘結束,岳峰說道:“宣布答案,有很大的可能,這些魚是傳說中的水庫網箱魚!
水庫一般水位都比較高,鯉魚作為底層魚,如果放養的話,很難捕撈!
這時候聰明的養殖戶就想到了網箱養魚這種方法,弄一個兩米左右深的網箱,漂浮在水面上,投放魚苗,然后每天定時投喂飼料顆粒!等魚長到一定的個頭,就流向市場!
為啥說這種魚好多不認紅蟲呢?
紅蟲是搖蚊的幼蟲,自然環境下,是在水底的腐殖質當中生存的,咱們河邊的臭水溝之類的地方就能找到!
但是網箱里養的魚,所處的水層比較高,平常基本是沒有紅蟲的蹤跡的!
從小到大沒有攝食過,新魚在投放到黑坑之后,自然就認的不扎實了!表現在咱們做釣上,魚對紅蟲就不是太敏感!”
“我勒個去,這種細節峰哥都知道,太厲害了吧?”
“媽蛋,今天又長知識了!”
“峰哥說的這種情況我在黑坑的時候也遇到過,有一次去黑坑偷驢,打死不認紅蟲,換了面食兒之后吃的挺好,晚上他們都用蟲釣,沒口,我上岸加拐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