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峰左手搭在桿把上,右手手臂平穩的發力,將魚穩穩的頂出了水面,這才松一口氣。
“我擦,還真是雙尾,可以呀,水下的存魚不少!”
“峰哥使使勁,給它飛起來,桿子橫,多大點事兒!”
“拉倒吧,樓上凈出損招!”
岳峰:“釣鯉魚還是盡量不要抓雙尾,很容易跑魚脫鉤或者切線,但是如果不小心釣到了雙尾,也不要慌!技術層面做好,成功率還是可以提升的!
就像我剛才這樣,中魚的瞬間,感受到水下的力量明顯要大許多,這時候就不要用蠻力往上拉了,兩條魚的水阻太大,很容易把魚嘴拉豁!正確的做法是平穩點上挺,利用桿子的腰力,盡可能穩的把魚頂出水面來!
其中有一個細節,魚出水之后,就不要讓它再下去了,如果桿子稍微軟一點,釣手最好站起來甚至揚起手臂!兩條子線長度有差異,一旦魚再次下去開始來回的躥騰,失誤跑魚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
解說的同時,兩條魚已經被岳峰頂在水面拉到了跟前,抄網頭往前一探,走你,兩條大鯉魚輕松入戶!
第一桿釣左邊的區域就打了雙尾,接下來岳峰再次調整做釣策略。
只見他上鉤不再拉紅蟲,而是換成了一個小散炮,指尖上的力道非常小,將散炮的狀態控制在入水之后就開始散落霧化比較松散的狀態。
冬釣館里水深大概1.6米左右,這樣的手法上餌,基本上到中層的位置,這顆散炮就霧化完畢了只剩下一顆紅蟲拉餌抓口,中獲雙尾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還能有一點霧化起到誘魚留魚的作用。
經過這么有意識的調整,果然,接下來的魚口變得穩當了不少,每次都是下鉤紅蟲中魚,桿桿不空,飛抄入護的小手法耍起來行云流水,魚獲穩步增加。
不知不覺的功夫,開釣已經一個小時了。
場上的魚情依然很暴躁,尤其是四個邊位,基本都處于連桿的狀態。
可是坑老板張文良,有點沉不住氣了。
按照今天這個上魚的速度,一個小時的功夫,保守估計至少拔出來一千五百斤魚了。這已經達到了他的出魚預期,再持續一會兒的話,存魚可就不夠支持下面的偷驢場上人了。
想到這里,張老板扭頭走出冬釣館,轉身進了自己的小屋。
撒藥殺口肯定是來不及了,張老板一咬牙,按下了院子里深井潛水泵的開關按鈕。
看到這可能有人要問了,抽水?跟出魚不出魚有啥關系嗎?好好的釣著魚,抽水干嘛!
這是上次殺口失敗之后,送魚的老李新教給張老板的陰招。
坑里的水都是從井里抽上來的,然后經過適度的肥水培藻讓有益的藻類微生物在坑里水中繁殖到合適的程度,魚拉回來之后投放到塘里,感覺到水體的ph值,溶氧,氨氮等數據處于比較舒服的位置,才會更容易開口。
而從深水井里抽上來的水,水溫本身要比大棚里涼的多,張老板親自測試過,只有兩三度而已。而棚里的水至少都要十度開外。
除了溫度上的影響,水體的各項數據也會被井水給破壞,這種情況下對魚開口的影響是致命的。
學會這一招之后,張老板第一時間就進行了安排,在西南角入口對面的位置,放置了一節硬質的pvc塑料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