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峰四處打量了一圈,忍不住咋舌。
瀝青路面也就算了,比賽的競技塘建設標準更高。坑沿都是用大理石鋪設而成的,幾個塘子中間的區域,鋪著彩色的拼接花磚,走道旁邊的區域,更是種植著規整的草坪。
別的不說,單單這一個百米長競技塘的造價,應該都要過七位數了。
“這建設標準也太流弊了!老爺子說投了幾百萬,有點低調了吧?我感覺這一個坑的造價都大幾十甚至過百萬了!”
“咱們自己出的錢只是一部分,這不是市里牽頭的文體項目嘛,咱們公司可是納稅大戶,財政上有撥款!再說了這么大的垂釣基地,如果比賽真風風火火的辦起來了,將來對當地經濟產生多大的影響呀!你說是吧!”
“對,沒毛病!我看這有四個坑呢,都放上魚了?大概什么魚情,什么密度,你跟我說說!”
“一號跟二號,主競技池,里面魚已經都放上了,一號是對象魚鯽魚,一兩左右的銀鯽為主,二十萬尾,白鯽略少,一萬尾,還有少量工程鯽。
二號是大混養坑,主要魚種鯽魚鯉魚青魚草魚鰱鳙,2-3兩銀鯽一萬尾左右,0.5-1斤左右的鯉魚苗子,1萬斤,2-3斤的鯉魚,5000斤,8-20斤的青魚草魚大概兩千斤,外加一百來尾凈化水質用的十斤左右大花鰱。
三號跟四號是空的,比賽暫時用不到這兩個坑!五號那個小坑里面也有魚,但是密度很低,等分站賽打起來了,會臨時投放新的生口魚在五號小坑里打最后的分站賽巔峰之夜!”
“臥槽,這坑里存魚的密度夠高的啊!”聽完小海的介紹之后,岳峰忍不住驚呼起來。
標準坑的長度是長125米,寬22米這樣的塘子里,一號塘還好說,畢竟都是耐低氧耐寒的鯽魚,而二號混養坑里,岳峰粗略算一下,接近兩萬斤的存魚。密度已經非常夸張了。
“對,確實密度非常高!老爺子說了,要弄就弄好,把地形因素,位置因素這些外界條件影響,盡可能的降到最低!聯賽就是聯賽,不能靠任何運氣晉級!這么高的密度,釣不到魚,自己找原因!”
“不怕平常缺氧翻塘嗎?”岳峰隱隱有些擔心。
“沒事兒!這邊有專門的人管理,底下預埋了抽淤換水管道,打氧機布置的也夠多,密度是按照以前老廠區的練竿塘好多年經驗算出來的,出不了問題!”
“行,挺好的,非常棒!對了,這里有啥顧忌或者限制嗎?”
“沒有,注意安全就行,別的隨便造!對了,回頭我給你們拿幾張通行證卡在車玻璃下面進出大門門衛就不管了!魚情暴躁,挺適合練習那些飛磕以及打浮的進攻性釣法!
一隊那邊沒事兒的時候也會來練桿,華老師已經給他們提過醒了,注意搞好團結,有啥事你給我打招呼就行,都是自家人,不用客氣!”
“行,妥了,謝謝哥們!先把這幫隊員安置下來,晚上請你吃飯!”
“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