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上這么個對手,薛凱從氣勢上確實被壓了一頭,不過平常艱苦的訓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心頭忐忑,但是手上的基本動作都沒有變形,硬著頭皮強行跟對方的節奏,一桿一桿又一桿,倔強的跟著,死活不撒手。
魚口快了,攝食**強,餌料的多寡以及味型的濃淡,成了非常重要的誘魚因素。
快魚就沒啥好說的了,拼的就是頻率跟節奏。
薛凱幾乎吃奶的勁兒都用出來了,但還是比穆林差了那么一丟丟。
體現在魚獲上面,第四節比賽,穆林總共斬獲16條工程鯽,而薛凱這邊,連著抓口失誤跑魚,捎帶著小魚鬧漂浪費提竿機會各種小失誤加到一起,最終魚獲只有12條。
天源一節比賽反追四條,尾數優勢只剩下八條!
這個結果岳峰他們是可以接受的,四條魚也才兩三斤的重量而已,魚情持續走高越釣越快,第五節除非出現重大失誤,要不然對方輸定了!
很快,兜底上場的趙然,換下了忙活一整場的薛凱。
看著薛凱一節比賽打完,鼻頭都冒汗了,岳峰笑呵呵的問道:“咋樣?跟國內一線釣手對線,感覺如何?”
薛凱面對岳峰柔和的目光,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感覺壓力挺大的!他用的漂吃鉛明明比我還要小一個號,可拋竿看起來比我輕松的多,落點非常精準!拋竿準也就算了,頻率還快,一直穩穩的控制著節奏。
好多桿在浮漂翻身之后剛開始子線二擺,就提竿了,來回這么搞幾桿,守一桿就能立刻中魚!這個過程他就像提前知道似的!”
聽到薛凱觀察這么仔細,岳峰微微一愣。原本想要鼓勵的話愣是沒說出口,改口解釋道:“這就是我一直跟你們說的節奏。
何為節奏?一段有規律出現的交替變化現象就可以稱為節奏。
在音樂上就是節拍的交替變化,而在釣魚上,就是拋竿回魚的交替變化!
剛才你也說了,他作窩的時候提竿時機很搶,那是因為子線短,二擺的時候子線已經距離水底十幾二十公分了,魚就在這個水層附近,餌料比重大,幾乎沒有影響,提前提竿還能剩下大概幾秒鐘的時間來!
至于為啥他知道下一桿就能上魚呢?這就是一線釣手對魚情的恐怖感知跟掌控能力在起作用。
窩子如果有魚,浮漂會出現一些小的動作,如果在拋竿跟回魚這個節奏中,浮漂的漂相有規律性,那就可以作為中魚的依據提前進行準備,該省時間的時候省,該守魚口的時候守,掌控好了節奏,效率自然就高了!”
“額,我聽懂了!我說呢,原來是這么做到的!下回我也試試看!”
原本薛凱腦袋里只是大概有這么個模糊的概念,經過岳峰這么一細致的講解,瞬間對比賽魚情、節奏的理解飆升一個大的層次。夸張點說,這個作用不亞于武林高手打通任督二脈。
岳峰笑著點頭:“回去休息會兒吧,咱們這場應該穩了,任憑他們基本功牛逼,也翻不過大天去,耐心看著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