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就看得出這些頂尖釣手們對餌料的理解能力了。四個人的反應極為統一。
找出基礎跟狀態,然后用抄網頭將大片的餌料過一遍篩子,粗的留著開散炮,細的適當補充一點狀態開拉餌。
很短的時間,餌料就調配開制好了。
這時候,岳峰開餌的另一個細節,再次被有心人看到。
其他三個隊的釣手,開餌都精確的使用量杯,但是到了岳峰這里,全程靠感覺,根本就沒準備量杯。
餌料的比例靠感覺,加水的數量靠感覺,手食里補充拉絲粉的量看感覺,看似休閑釣似的隨便攪和攪和加上水,幾分鐘的功夫餌料吸水充分攏成團排出空氣,狀態已經完全出來了。
岳峰全程靠感覺,開制出來的餌料狀態絲毫不虛,反倒是天源跟中升那邊,因為很少用華氏的餌料,狀態把握有點小的瑕疵,經驗豐富的釣手通過打揉來微調,很快也調整到了相對滿意的狀態。
不知道坑里的魚情,岳峰開制了兩款不同的餌料備用,第一款是原塘顆粒粉當基礎,味型比較淡的蒜香加一點超誘的谷物香味。
第二款是用不空軍經過簡單抄網頭過篩子當主要素材,額外加了超誘跟狀態,大致味型是腥香中帶有一丟丟的草莓味道,兩款都非常廣譜,無論是鯽魚還是鯉魚,都愛吃。
開餌環節結束,裁判員分別確認無誤之后,一聲槍響,第一場的第一節比賽開始了!
賽前,岳峰已經對塘里的魚情有了準確的判斷,所以上場的釣組用的就非常精細。
0.6主線,0.3子線,四號袖鉤,吃鉛量1g的浮漂,3H硬度的釣竿,還不知道魚情如何,魚種是啥,上來之后打的就是一個精細。
連續釣了幾桿,果然跟岳峰的判斷完全一致。
沒有爆連,沒有搶魚,從開桿就是非常低迷的魚情,岳峰開釣用的小線組配置,其他三個隊釣了不到三分鐘,也立刻換成了小線組。
魚的密度低,開口攝食欲望小,氣溫高,種種原因累積到一起,可以說魚情非常難釣。
岳峰從第一桿開始,根本就沒做窩子,正前方窩子拋了兩桿,沒口。
胳膊夠到最遠打滿桿拋兩桿,沒口。
很快又換成了近點扎蛤蟆。
扎蛤蟆拋到第二桿的時候,總算有口了。
雙鉤不到黃豆粒大小的毛茸茸的餌球,入水之后狀態非常不錯,可是浮漂體現出來的動作,卻非常差勁。
系統商城出品的高靈敏度浮漂,只給出一個小黑格那么大點的上頂動作,的虧岳峰眼力好,換成視力稍微差點的人,可能頂口根本看不到。
提竿,意料之中的空槍了!
岳峰非常果斷的做出判斷,魚應該不大,口超級輕,幾乎快趕上理論存在的那種極限呼吸口了。
下一秒,岳峰毫不猶豫將插在身后的備用桿子換了下來。
大線0.2,子線0.08,一號細地袖,浮漂吃鉛量0.7g,尖尖的漂尾直徑只有0.4,只有普通浮漂的一半左右,小碎目更是特點分明,視力差的盯久一會兒百分百眼睛花。
更換了更加極致的釣組,岳峰又將手里用的拉餌進行了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