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浩浩蕩蕩出了屋,又來到院子里,聞著桂花香味,此時的心情和第一次出來放風的時候,那是大不相同,如今再不用小心翼翼了,自然是無拘無束。
放開了心神的李鈺閉上眼睛,感受著桂花的香味,就想起了李清照的桂花來,順便就吟了出來:“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還未睜開眼睛,便聽到眾女參差不齊的喝彩聲,這才想起來,大唐文人對詩詞歌賦的熱愛和推崇,那叫一個熱情似火,絲毫不亞于后世的追星。
一邊的王可馨吩咐夏竹,要去書房取來筆墨書寫下來,被鈺李攔住了,
“不如一塊去書房吧”
兩女都回到“如此甚好。”
李鈺當然不知道書房在哪里,只等著幾人先走,還好桃紅直接就朝東廂房走了過去,眾人也都朝東轉身,于是李鈺也隨著眾人一塊往東邊而去。
通過了幾株桂花樹便是東廂房的回廊,眾人又繞了一圈,從回廊盡頭過去,到了第二個門口,桃紅就推開門,帥先進去,然后站在門邊等待眾人,
我的天,剛進書房,迎面撲來書籍特有的味道混合著墨香,叫人渾身放松,讓老李震撼的是,整個書房有四五間房子大小,被一排排的書架,隔離成四個區域,正中間一個三米寬的床榻,上三個矮小的書桌,分賓主而程品字形擺設,
兩邊的書柜里全是各種書籍,后墻的書柜全是筆墨紙硯,。老李不禁心想,這么多書,得看到何年何月去??
心里琢磨著,慢慢脫了鞋坐上中間那小書桌后頭,兩女分坐兩邊,四個侍女取了筆墨紙硯分別放于三個人的矮幾上。
兩女均不言語,開始磨墨,還好李鈺前世的父親就是書法家,他也從小就接受熏陶,對這一套并不陌生,也慢慢轉動著硯臺,心里想道:還好前世從小鍛煉,雖然書法不算多牛,起碼也還中規中矩,倘若是不會寫毛筆字,可就丟人大了。
待三人都磨好了磨揮筆而就,
司徒抬頭問曰:“不知郎君這首詩可有題?”
老李直接開口,“鷓鴣天,桂花”
二女又把題寫上,然后各自念了一遍。都覺得清新艷麗,淡雅脫俗,兩女都是滿腹詩書,功底深厚,詩文好歹一眼便知。
是以越看越喜歡。時不時的投來滿足贊賞的目光,四個丫鬟也都識文斷字,卻沒有兩女那樣的能耐,但是也覺得這小郎君的詩,除了好還是好,至于好在哪里卻說不出口了。
但是這并不耽誤對李鈺的崇拜,敬仰之情也越來越濃,本來這小郎君就是操控自己命運的一家之主,桂花詩一出更是將幾個丫頭侍女震的兩耳發聵。
如今見郎君滿腹經綸,幾個丫頭也都各自生起了小心思,至于能不能入家主的法眼,那就看他們各自的造化了。
至于司徒云砂和王可馨,現在對李鈺也是越來越滿意,本來兩人各有自己的小院,這后院是老侯爺一個人居住,東廂房除了一個大書房另外還有幾個客房,西邊假山后的廂房是沐浴房,和幾個小房間,這是老侯爺的小廚房,最后那一排大房間,里面又分幾個套間的就是李鈺一直居住了半月多的屋子,算是整個縣男府里最尊貴的地方了。
兩女本來各自居住在自己的院子里,只是輪流白天陪著公子讀書,夜晚回去休息,但是自從李鈺在秦嶺受傷回來,為了方便照顧他,兩女才輪流守夜,如今已經恢復如初,就應該各回小院居住,既然李鈺沒吭聲,兩女也不說破,依然一輪一夜的留守郎君的房中,身邊的四個侍女倒是沒上榻,每夜就睡在榻邊伺候,老李穿越來之后就不曾出過后院,也沒人告訴他這些,還以為兩女一直就是這樣陪伴著他休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