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明就好,怕的就是以后你們說我不英明。”
杜如晦說完話立刻就轉過了身子;
“啟稟陛下,臣問完了,請陛下準許臣為陛下稟報幾句。”
“問完了?”
“是的陛下。”
“說吧,朕也想看看杜仆射想要說什么話來給李大朗做稅客。”
“陛下容稟,以大將軍們的計算,一衛兵馬一年需要十萬石,那么十六衛兒郎一年需要一百六十萬石,加上南北衙門的禁軍,一年需要口糧兩百萬石出頭,因此臣覺得,李大朗能交給朝廷三百萬石谷糧,就能支撐一年的口糧了。”
尉遲恭聽了這話立馬站了起來;
“啟稟陛下,仆射計算的是兒郎們的用度,還沒有說戰馬,和拉東西的牲口們的吃食呢。”
“就是就是,這說的只是兒郎們的口糧啊,可沒說牲口和戰馬的事兒。”
“可不是嘛,光是這些口糧可不夠用的。”
一個文官實在忍受不下去了,撫摸著額頭開口;
“嗨我說你們三……個,三百萬石你們人吃了兩百出頭,剩下的小百萬石不就是給牲口和戰馬留的嗎?”
接著許多文官都開始哄堂大笑起來,長安三傻狠狠地瞪了一眼文官們,這才很是不服氣的坐了下去。
李世民聽了這話明顯在思考問題的,而且右手不停的敲打著桌面,這個動作就是陛下用心考慮的特點了。
很明顯陛下有些動心了!
杜如晦看著皇帝陛下有些松動,就趕緊來趁熱打鐵;
“啟稟陛下,先不說朝廷收上來的租子,只說這六百萬石谷糧,差不多夠一年半的消耗了,再加上今年兩次收成,足夠陛下的軍隊吃上兩年,何樂而不為之?若是忽然多出來兩年的口糧,臣敢說,有事的時候,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揪心了,還請陛下明鑒。”
李世民也沒有開口,也沒有點頭,更沒有搖頭,只看著書房門口出神,旁邊的房玄齡也看出來門道了,這是想要答應李大朗的事情,卻沒有臺階下,這會兒叫大家來一是找個臺階下下,二呢就是叫大家籌謀劃策,怎么想出一個完萬全之法,去杜絕以后子孫后代不能再這樣搞的事情!
房玄齡看清了形勢立馬站了起來支援老友;
“啟稟陛下,杜仆射說的都是咱們需要的,指望咱們國庫里的那一點點谷糧,天下兵馬調動一百里地都很困難,更別說其他事情了,不出百里就得趕緊回來安排了,請陛下明鑒!”
長孫無忌這會兒聽了數目再不明白那就是傻子了;
“啟稟陛下,臣方才就說杜仆射的想法臣附議,現在還是這句不變,請陛下明鑒!”
一文一武兩個大能都作出決定了,而且還有陛下倚重的小舅子也來認同,剩下的人不論文武都來跟風;
“啟稟陛下,臣附議。”
“陛下,臣也附議。”
“臣等附議,請陛下明鑒。”
李世民并沒有松口只伸了伸雙手;
“諸位卿家先請坐下說話。”
“謝陛下。”